1. 首页 - 服务快递>>正文

济南工行以科技力量描绘普惠金融新蓝图

http://www.e23.cn2025-02-14舜网-济南日报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强调,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普惠金融作为重要篇章之一,备受关注。过去一年,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分行(简称“济南工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党建引领与创新驱动,深耕普惠金融领域,去年累计为超1.9万户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超260亿元,高质量构建“增量、扩面、提质、增收”的全面发展新格局。

  目前,该行普惠贷款余额达到216亿元,是山东工行系统内首家普惠贷款规模超过200亿元的二级分行;普惠贷款增量、增幅连续11个季度位居可比同业首位,彰显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济南工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为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更通过数字化转型与场景化创新,真正实现了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的有效配置。

  构建政银企协同机制

  以“数智化”驱动产业升级

  过去的十年间,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和长尾客户群体的融资难题,更通过数字技术推动了金融服务质效的全面提升。近年来,济南工行通过构建“政银企”三维协同机制,创新性地将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小微企业,有效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据了解,为加速推动普惠金融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迈进,济南工行依托济南市“泉融通”综合融资服务平台,率先推出特色政务场景线上融资产品—“泉融e贷”。该产品以政务数据为底座,利用区块链、大数据、隐私计算等技术,通过政银双方接口开发和联合建模,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政务场景融资模型。济南工行也因此成为全市同业首家基于该平台搭建政务模型、开发普惠产品的金融机构。

  走进济南佳进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佳进新材料”)的生产车间,这里的工作人员正仔细按照标准操作机器,确保生产出的每件产品符合质量标准。佳进新材料是一家专业从事润滑油复合剂的研发与销售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是山东高新技术企业,目前通过了多项质量体系认证,并建立了CNAS标准化的实验室,产品主要有车用油系列、工业油系列、新能源系列等。

  2024年底,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企业急需一笔流动资金用于购置生产机器。了解到企业融资需求后,济南工行天桥支行主动靠前服务,第一时间向企业推荐了“泉融e贷”,通过简单易操作的线上申请,该企业当日便获得了230万元的信用贷款支持。

  据悉,“泉融e贷”可为济南市114万户小微企业提供立体化客户画像、系统化授信策略和智能化风控规则。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该产品已为超16户小微企业提供超过两千万的信用贷款支持,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工行智慧”。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在现代农业领域,济南工行也在不断加强与企业间的协同探索。记者了解到,为强化县域经济支持力度,济南工行将商河支行提级为一级支行,并同步在玉皇庙镇政务大厅创新设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示范站”,实现金融触角向田间地头的延伸。

  作为当地规模化种植大户,位先生计划将大蒜种植面积扩展至200余亩,但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济南工行商河支行客户经理陈德安通过服务站获悉需求后,立即开展实地调研,深入种植基地了解经营规划,结合客户经营特点及资金周转周期,现场指导其通过线上化的“农担快贷”产品完成30万元信用贷款申请,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的服务承诺。

  记者获悉,为助力全省春耕备耕,工商银行与山东省农担公司创新推出了全线上化的“农担快贷”产品,农户只需要在“鲁担惠农贷小程序”在线申请、简单操作,工行客户经理便可上门服务,让农户在田间地头享受到便捷有效的数字化贷款。

  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打造特色场景产品矩阵

  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融资难题。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已成为推动普惠金融深化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济南工行通过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平台合作、创新特色场景等多措并举,为制造业、农业等关键领域注入金融活水,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合作这么多年,工行每次都能在关键节点为我们提供资金支持。这笔贷款解决了我们扩大经营规模后,流动资金紧张的后顾之忧。” 2024年底,济南瑞泰炉窑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简称“瑞泰炉窑”)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据了解,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的,是济南工行创新推出的专属产品“制造e贷”。

  瑞泰炉窑成立于2005年,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中大型容器、点火器、点火炉等非标炉的设计制造与安装,科研实力较强,入选山东省2023年度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

  济南工行章丘支行分管行长邵阳告诉记者,当得知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而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情况后,支行迅速响应,在深入了解企业性质与特点后,为其推荐了更符合融资需求的“制造e贷”,仅用一个工作日便成功获得了270万元贷款,该企业也是山东工行“制造e贷”首笔落地项目。

  据了解,工行创新推出的专属产品“制造e贷”是基于客户的结算、税务、发票、财报等多维度数据,结合企业及法定代表人的征信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精准评估企业的综合信用状况,从而确定融资标准。这种数字化、智能化的融资模式,极大地简化了贷款流程,提高了融资效率,真正实现了金融服务的“快、准、好”。

  在特色农业金融创新方面,济南工行深耕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通过构建“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创新推出“中新e贷”特色场景融资方案,重点服务家禽养殖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农户等产业链前端主体。济南工行高新支行分管行长边硕告诉记者,已为中新集团前端13户养殖企业提供了授信2000万元,开创了银企合作纾解三农融资难题的新范式。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济南工行也在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构建起“一县一品”的特色信贷产品体系。平阴玫瑰贷、历城草莓贷、章丘大葱贷、曲堤黄瓜贷、章丘鲍芹贷、仁风西瓜贷等特色农业产品矩阵渐次落地,该行已形成覆盖产供销全链条、贯通大中小经营主体的多层次涉农金融服务体系,为济南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多渠道扩宽服务场景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在小微融资协调机制的推进过程中,济南工行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构建,成功实现了工作下沉至网点,服务延伸至末梢的目标,初步形成了“全行办普惠”的浓厚氛围。

  具体来看,在网点层面,济南工行积极推动其下属的138家网点与济南市143个街道办事处(乡镇)“一对一”结对子。旨在通过地理上的邻近性和业务上的紧密联系,为共同服务街道内的小微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支行层面,成立普惠金融工作组,由各支行行长担任工作组组长,确保小微融资协调机制的高效运行。该管理模式不仅强化了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意识,也确保了各项政策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至基层网点,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

  针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可得性较低的问题,济南工行创新推出了流动银行车服务。据了解,这辆特殊的“流动银行”累计出车一百余次,全面覆盖多个场景,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持续开展进县域、进乡村行动,为广大三农客群送去政策温暖。截至目前,流动银行车已惠及约两百户合作社和农户,联动发放普惠贷款近亿元,有效缓解了县域、乡村地区的融资难题。

  以平阴孔村镇为例,“引领示范村”的村民便亲身体验到了流动银行车带来的便捷服务。在“抓农时、惠丰景”专项惠农活动中,济南工行平阴支行与孔村镇政府签署了“整村授信”协议,并通过流动银行车现场为村民办理银行卡、开立兴农通APP以及提供种植e贷等服务。村民纷纷向平阴工行的分管行长周祥和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工行竟然可以把银行开到村口儿,真是太方便了!”

  “千企万户直通贷,一笔一画做普惠”。着眼未来,济南工行将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多层次小微融资协调机制,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双轮驱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动能。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周芳 通讯员 姚晓璠)

网络编辑:李欢 值班主任:李欢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