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打造“食药安全在胶州”品牌,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发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早在2013年底,山东省胶州市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投入专项启动资金,高标准打造食品药品信息化监管中心。
聚焦1 亮化工程
电子监管中心提档升级
实现全天候全方位食安监控
为打造“食药安全在胶州”品牌,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发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早在2013年底,山东省胶州市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投入专项启动资金,高标准打造食品药品信息化监管中心。2015年,再次将食安亮化列入政府实施项目,配置70平方米专用场所,拨付专项启动资金100万元用于食安亮化工程建设,2016年又对原有信息化监管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
据了解,在前期视频监控设备覆盖大中型餐饮单位、学校食堂的基础上,如今,胶州市已经在大中型餐饮单位、中小学食堂、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大型商超、批发市场、药品经营单位的现场关键位置安装了监控系统,实施电子监管。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上述关键控制点的前端现场,都配备了可360度旋转的高清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具有动态监控、实时记录、方向调整、多倍放大等功能。利用这些功能,监管执法人员可以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上24小时对餐饮服务企业后厨从业人员的着装、食品原料的储藏、清洗、加工、操作、回收等全流程实施全时段、全方位、无漏洞、无差别视频监控。对农贸市场、食品流通企业、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生产、销售等情况进行记录。
胶州市食药监局局长王桂懂告诉记者,通过远程视频电子监管,执法人员可以在办公室的电子监管平台上实时看到被监管单位的运行状态的动态视频。对被监管单位及从业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行为,可及时打电话提醒,要求或派人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指导,这样增强了监管的针对性、及时性、高效性,实施从单一现场监管到远程实时动态监管与现场监管相结合的科学监管,以此增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自律性和从业人员规范操作的自觉性,逐步养成自律和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了科学监管水平和监管效能,对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升级改造后的信息化监管中心,还开发了一套食品药品综合监管系统——电子监管平台,该平台包括工作人员信息、食药企业信息、食药许可管理、OA文书流转、日常监督管理等功能应用,监管中心的建成使用,为食品药品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聚焦2 终端市场
装备流动食品快检车
随时随地保障消费饮食安全
“有了这辆车,以后就可以对全市食品、药品进行流动快检了。”山东省胶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执法人员告诉记者。
在胶州市农贸市场,记者见到了这一流动检测新“武器”。随车检测人员向记者介绍,别看外形似普通的汽车,里面可大有文章。记者看到,区区几平米的车厢里,居然隐藏着一个现代化的检测实验室。架子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烧杯、量杯、量筒、棕色试剂瓶等,台子上放着各种分析仪器和检测用的各种试剂。
“这辆快检车是胶州市投资75万元新引进的,车内配备有水分自动测量仪、多参数检测仪、农药残留快速测试仪和单光子免疫分析仪等。”胶州市食药监局协调督查科科长卢伟介绍说,“通过这些仪器,可以检测蔬菜是否有农药残留、猪肉是否含有瘦肉精、熟牛肉鸭脖等是否亚硝酸盐超标、鸭蛋里面是否有苏丹红、豆制品里面是否有吊白块等。”
卢伟介绍,“以前没有配备快检车时,食药监执法人员到农贸市场、各大集市及学校食堂抽检时,都要先到现场采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而引进快检车后,我们能够进行现场检测,而且在半个小时内就可以知道结果,极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中对食品药品市场的监管。”
配备快检车以后,食药监执法工作人员可以对可疑物品进行现场快速检验,结果出来后,根据检测结果对经营业户的商品采取相关措施。“以蔬菜为例,以前第三方检测的时候,等检测结果出来,业户的菜已经卖了好几批了,但现在有了快检车,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检出是否有农药残留等,一旦检测出来,将及时采取措施。”卢伟说。
据介绍,近年来,胶州市食药监局不仅在12个街道、镇办的基层食药监所配备了快检室和快速检验设备,而且每年大大小小的食品药品抽检多达4000批次。快检车、快检室及各种快检设备的配置,实现食品安全监管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的转变,保障市民饮食安全,为市民营造安全放心的食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