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上行难 农村电商要想发展需补齐“短板”

http://www.e23.cn2017-04-14中国商网

  “农村电商”是这两年很热的一个词儿,各地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各大电商平台不约而同都看中了农村市场。不过,相比而言,对于工业品下乡,大家都做得风生水起,争先恐后,而对于如何实现农产品上行,似乎办法不多,热情也不高。因此,补齐农村电商发展的“短板”,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是广大农村农民的新期待。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如今,“互联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已进入农村、走进农户,“一根网线、一台电脑”正悄然的改变农村生活。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农村电商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截止至2015年底,中国农业电商市场融资金额为837700万元,较2014年增加了691450万元,环比增长率为472.8%;2014年中国农业电商市场融资金额为146250万元,较2013年增加了125450万元,环比增长率为603.1%。农业市场价值空间的巨大,加快了资本斱布局农业电商市场的步伐。

  凭借着电商这把“金钥匙”,农民打开了致富的大门。但也应看到,目前农村电商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如物流问题、人才问题、产业链信息不对称、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许多快递公司的物流配送业务只能到县里,农村电商物流存在“最后一公里”;农村地广人稀,农民网上购物或销售农产品比较分散,缺乏规模效应等等。由此,“农村电商”发展还存在许多“短板”,特别是在贫困农村,这些“短板”尤为显现。

  流通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承担着产品成为商品、商品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双重功能。“经纪人—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五级流通结构,是目前我国农产品最主要的流通模式,中间环节繁杂、农户和零售终端规模小,造成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市场化也难以深入推进。

  一是信息化建设滞后,存在网络覆盖面不全、信号差、网速低等问题。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约占人口总数的50%,而农村网民仅占全部网民的27.5%,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0%,比城市低34个百分点。二是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农村缺乏农产品大型仓储、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在农产品进城方面,由于“小而散”的生产方式、农产品保质期短、生鲜品物流损耗大、包装成本高等原因,网销农产品综合物流成本较高。在消费品下乡方面,因农村人口居住较分散、配送量较少,导致单件商品物流成本较高。三是金融服务业发展落后。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设网点的经营成本高,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明显落后。

  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建设不健全。目前,电子商务领域立法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一方面,国家尚未出台关于商品流通、电子商务等专门的法律法规,市场盲目投资、无序竞争等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涉及农副产品的相关标准、信用等标准化建设不健全,如生产加工环节缺乏相关标准,农副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不利于细分市场、科学定价,影响产品竞争力;生产环节标准和流通环节标准未能有效对接,影响流通效率;“从田间到餐桌”的可追溯体系尚不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业内人士指出,农村电商发展受阻是个社会问题,破解农产品上行难的困局,应当先厘清责任边界,才能避免把公共责任与市场行为混为一谈,或者把企业责任与政府公共责任等同起来。作为一个体系性问题,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农民增收难的短板,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来引导和带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和企业参与的作用,如此才能真正形成合力。

网络编辑:杨甜梦子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