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发消费券…… 提振消费还可以做些什么

2020-05-29 09:31:49

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鞠月芹

  5月24日上午,来自不同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亮相第二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热议消费信心提振。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据商务部统计,连续6年,消费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后疫情时代,如何促进恢复性消费,释放市场活力,是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的关键。

  打折、发放消费券、带薪休假……提振消费,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思考1

  带薪休假,为消费力加“重锤”

  对于消费者来说,有钱有闲,自是最佳,来一场“报复性消费”也不在话下。

  如何提振消费?带薪休假无疑是一大途径,其带来的消费力可谓“重锤”。不出所料,今年两会就有人大代表建议,在目前全年11天法定假的基础上,调剂周末双休日,形成多个小长假,或者按工龄计增带薪休假天数等。

  在各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之际,已有多个省份鼓励2.5天休假制等多种形式,以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但在实践中,还是需要用人单位的配合,难以做到“一刀切”。换位思考,除了机关及事业单位,大多数企业单位,尤其是民营企业,有着自己的工作节奏与特点,及产能淡旺季之分。在受疫情或淡季制约期间,带薪(合理范围内的薪资)休假,未尝不是一个双赢的措施——企业可以降低用工成本,员工也少了失业之虞。而在其他正常时间段,可以采用弹性带薪休假方式,用更细化、严格的制度,将带薪休假落到实处。也就是说,在国家推行某项制度的大政方针下,各地政府、企业以及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与细化、完善细则。

  思考2

  夜经济,提振经济的一张好牌

  如果把发展“夜经济”比作一场生活方式变革与文化创新,那么就要问治理者准备好了吗?

  无论是对冲疫情影响还是提振经济发展,“夜经济”都是一张好牌。把好牌打好,一举多得,实现多赢。可问题在于,怎么打好这张牌?“夜经济”一头连着商家,一头连着消费者。要打好“夜经济”这张牌,起码要双管齐下,一个是鼓励商家开门营业,另一个是让消费者愿意消费。

  先说商家。从常理看,放开了“夜经济”,商家营业就可能多了收入,但是成本不低,开支不小,比如有媒体报道,由于消费人群数量不稳定,加上夜间人员加班费、水电租金费等运营成本的增加,有商家感叹“做夜间生意并不划算”。再比如,有调查显示,一些商户并无正规的商铺执照,处于“游击”状态,他们在夜间活跃,会不会受到监管部门查禁?

  再说消费者。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他们过夜生活不是简单的吃吃喝喝,也不是简单的买买买。为此就需要探讨,一些夜市有没有特色?所谓的“夜经济”能不能提供有个性的消费?有人担心,一味重复低效和无效的供给,只怕会让“夜经济”的温度热得快、冷得也快。此非虚言,“夜经济”不是靠吆喝就能起势的,也不是靠辟出一块街区就会人气旺盛的。

  很显然,无论是满足消费者的合理诉求,还是打消商家的正常顾虑,都离不了职能部门发挥自身作用,主动作为,善于引导。有专家认为,应积极挖掘地方夜生活文化传统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灯文化、歌舞文化、养生文化等,推动夜消费平民化,形成共同发展夜经济的浓厚氛围。

  思考3

  消费投诉公示,为提振消费护航

  对冲疫情影响的关键是提振消费,放心消费的难点是消费维权。打通这个“肠梗阻”的关键在于:商家不怕投诉怕公示。

  5月24日的“委员通道”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一语道破:商家不怕投诉怕公示。投诉,只是一对一的单挑,商家占有“武力值”的绝对优势,消费者往往难赢,而且赢了也起不了大波澜。但若是公示,不良商家面对的就是整个市场的惩罚。

  甘霖委员举了一个例子。2017年,北京一座教育培训机构集聚的写字楼,因虚假宣传、预付卡跑路等导致的投诉高居不下。后来,当地监管部门在写字楼里设置了一个电子显示屏,动态公示所有商家的投诉信息,结果,仅仅半年之后,这座写字楼的投诉就基本清零。

  这就是公示的威力。通过公示,让消费者的“知情”更透明,也将投诉对失信经营者的压力成倍放大,对经营者形成倒逼,加速市场良币驱逐劣币,同时,也有助于各级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精准监管,从而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大力推进消费投诉公示制度,还有几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消费投诉公示不能变异为评比考核;公示内容不能含糊笼统,给不良商家“诡辩”空间;公示渠道应该力求便捷,让消费者一目了然,放心消费。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