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0年的某一天,夜幕降临,你吃罢晚饭,和家人或朋友匆匆走向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灯火璀璨,来自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正在这里上演,适中的票价让每一位市民都能看得起自己喜欢的剧目。这部音乐剧两个月前刚在美国首演,中国巡演的第一站就选在了济南。
核心城市。青岛因其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经济在山东省处于龙头地位。但济南位于齐、鲁交界处,是两地文化融会贯通之地。济南高校、科研机构林立,有着教育科技优势。而且济南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高铁的建成进一步拉近了济南与北京、上海的距离。分析形势,寻找比较优势,石兆宏指出,济南对自我发展的战略定位,从经济、外贸着手优势不突出,而从文化方面进行突破则更具可操作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更是对济南这种城市定位提供了天时机遇。其次,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对外联系便利。2013年十艺节的举办,必将促进济南文化的对外交流发展。
建设区域文化中心,济南也有亟待弥补的短板;上述区位、交通等优势如果处理不好,正效应或变为负效应;相对于历史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文化理念、管理方式、业态形式与自我文化的认同
建设区域文化中心,济南也有着亟待弥补的短板。石兆宏指出,首先是文化设施的总体匮乏及群众文化基础的相对薄弱。在历时一年完成的重大课题《济南筹备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研究》中,石兆宏指出,无论是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还是艺术院团和演出场所的分布,济南都有待改善和提高。
著名摄影家和策展人、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毅,近年来因为其策划的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而被人们熟知。采访中,他也提到了文化设施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阻碍济南城市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十艺节之前,济南将要建设省城文化艺术中心和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和美术馆“三馆”,“但场馆建设本身不是目的,关键要切切实实利用好,真正让市民受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济南市提出了要在未来5年建设100座博物馆的目标。“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富于远见的文化发展目标。但是同样,博物馆建起来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里面的展品应该呈现更多更好的内容,从而能给市民生活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曾毅同时提到,广场不应仅仅是用来游玩休闲的,它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今年的国际摄影双年展,我们就准备走进社区、走进广场,给市民带去更好的艺术享受。”
济南艺术创作研究院前院长赵新华则指出,相对于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区域文化中心,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文化理念、管理方式、文化产业、业态形式、发展环境等。花木兰、熊猫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最终在美国人的动画片中畅销全球。“单纯地陶醉于资源丰富的优势中,无异于故步自封。”
聚雅斋美术馆馆长徐国卫指出,济南需要加强对自我文化的认同,助推济南文化走出山东,走向全国。他说,济南距离北京400公里,距离上海800公里,济南因此同时受到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影响,反而削弱了对自己本土文化的认同。近现代从济南走出的著名画家李苦禅、韩美林,在济南时默默无闻,一旦走出济南,便焕发神采,渐渐取得知名度。“济南人过于自谦,没有看到自己精彩的一面,这种心理要改变。”
前几年,徐国卫曾做过济南本土画家岳祥书的画集。当拿给北京、上海一些专业人士时,他们无不拍手称赞,认为其水平可以跻身一流画家之列。而岳祥书本人直到去世都是默默无闻。“这种情况不光在书画界存在,在别的领域也存在着。如学者徐北文、诗人孔孚,都没有得到和他们实力相符的名气。”
首先必须有开放的心态与更宽广的视野,要与济南市四大工作主攻方向相结合,同时推动市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要打造一批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文化产业品牌,要懂得如何巧借“外智”刘溪认为,要达到建设区域文化中心的目标,济南首先必须有开放的心态。济南发展文化,不但要对文化景观、名士资源、泉水资源等现有存量继续挖掘,还应该具备更宽广的视野,发展价值增量。刘溪解释,“济南以前的泉水旅游,都是一种静态游览,对年轻游客缺乏吸引力,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游客能够参与进来,如引进游乐园、好莱坞的体验式影城等项目。”济南的文化建设,既要有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要体现当代人的创造精神,既传统,又时尚,两者不可偏颇。
在3月19日召开的济南市“加快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