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记者近日发现,网络上有不少人公然兜售银行卡盗刷设备,不到1万元就能买到,并包教包会。
现象
盗刷装备网上“很热”
从年初到现在,被媒体曝光的银行卡盗刷案件比比皆是。业内人士肖斌认为,银行卡盗刷成风和网上明目张胆公然售卖这些盗刷设备不无关系。
记者百度了“银行卡盗刷器”,网上出来很多相关信息,比如制造读卡器公司的QQ、热线电话、地址等等。兜售银行卡读卡器的并不在少数。他们对读卡器的描述是“一种能将银行卡卡内信息记载的电子器械,技术一流,操作简便”。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银行卡制造设备非常便宜,价格一般在6000元至10000元不等。
调查
价格便宜还可还价
根据网上提供的电话号码,记者随机拨通了其中3个号码。有一家公司在广州,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很好,可以用很多次,保修1年,可以快递送货,也可亲自上门取货。1个读卡机和1个刻卡机,加起来总共是8500元,价格还可以商量。”
记者通过QQ联系到一家名叫“宏盛电子科技”的网店,对方告诉记者完成整个盗刷流程需要的设备主要有4个部分,一是数据盗窃器,用来盗取银行卡内的信息;二是密码窃取器,在银行卡用户输入密码时窥视密码;三是写卡器,用于将采集来的银行卡信息写在空白卡内;四是CVV软件及破解程序,用于破解银行卡密码。另外,设备可以保修1年。
专家观点
复制银行卡不是难事
银行卡真的这么容易复制吗?肖斌告诉记者,其实从技术上讲银行卡跟一般带磁条的会员卡、VIP卡没有什么区别。目前市场上的银行卡主要是以磁条来进行信息存储的,因为磁条的存储量非常小,不能进行很高的加密设计,因此读取信息并不难。
长沙几家银行信用卡部的相关人士也承认,现在通用的磁条卡确实可能被复制,更安全的应该是IC卡。近年来,不少银行都开始积极推行IC卡,但普及度还不够高。目前很多银行也在发IC芯片与磁条两种介质并存的双模卡,但受配套设备普及度限制,持卡人将这种双模卡插入ATM机时,机器读取的仍然只是磁条信息。
防范支招方法一
账户异动,立马刷卡作证据
记得开通短信提醒业务,这样可以随时关注账户的变动信息,在账户有异常变动的情况下,应立即到附近银行取100元,或是到附近能刷卡的地方刷一笔,这样就可证实银行卡在持卡人自己手上。之后无论是报警、打官司都有了证据,银行也就无法推卸责任。
方法二
设置消费限额,减少损失
持卡人最好设置消费限额,设置银行卡消费每日限制次数和对每次交易限制数额,将尽可能地使损失减至最小,勿将大量资金存为活期存款。刷卡消费时不要让银行卡离开视线范围,留意收银员的刷卡次数。各类交易后的金融单据应妥善保管或者彻底销毁。
方法三
先核对银行网站或电话
持卡人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电子邮件提供的银行网站地址,警惕以异常账户活动或银行系统升级等理由,要求提供银行卡卡号及密码的电子邮件或银行网站。收到短信或电话时,首先要看清来源是否属于银行正规的客户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