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花钱买购物卡那都不是新鲜事了,你见过花钱买个账号和密码的么?随着国内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不少电商企业推出了“电子购物卡”。此类电子产品可作为礼品相赠,使用者身份可被隐匿,充值额度可达10万元。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尚未出台相应监管措施,专家担忧“电子购物卡”有可能成为新的贿赂载体。
花钱买购物卡那都不是新鲜事了,你见过花钱买个账号和密码的么?随着国内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不少电商企业推出了“电子购物卡”。此类电子产品可作为礼品相赠,使用者身份可被隐匿,充值额度可达10万元。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尚未出台相应监管措施,专家担忧“电子购物卡”有可能成为新的贿赂载体。
记者体验购买“电子购物卡”
A、购买过程:发票名目众多
2月 2日,记者在京东商城网站购买了一张面值50元的电子购物卡进行体验。
选择一定面值的电子购物卡输入自设的下载密码填写需开发票的信息(可开成办公用品等10余种名目,发票以挂号信的形式配送)提交订单并付款等待商家收款确认在该页左下商品下载处输入自设的下载密码右边小窗显示账号密码和使用期限,该电子购物卡生成后将自动激活,有效期为36个月
B、使用过程:无需验证身份
在该网站找到一款标价50元的商品按流程用手机短信验证码启用支付密码填写购买来的密码进入支付操作交易成功
整个购买过程中,无需验证账号使用者的真实身份。
“电子购物卡”存隐患
采访中,不少人士对电子购物卡的出现表示担忧。首先,电子购物卡逃避了实名制,事实上为行贿受贿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如果有单位批量购买电子购物卡作为员工福利,可能会涉及避税问题。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宪铎认为,电子购物卡的出现是经济金融化的体现,是一种创新,但相关部门应做到防微杜渐,及时将电子购物卡市场纳入监管,尽快将“实名制”和“限额”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
据了解,商务部条法司的工作人员称,商务部对电子购物卡的事情已经有所了解,条法司正在研究制订关于电子卡的管理办法,已经纳入了征求意见稿中,目前还没有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