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日,在北京工作的锒先生的一段遭遇在网络上引起热议:2月20日凌晨1点左右,他在睡前使用免费WiFi通过手机银行查看账户,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凌晨2点左右,他的手机突然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称其银行卡刚从ATM取款机上取出人民币2000元。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锒先生收到17条提醒短信,显示一共被转走3.4万元,其中现金取款7次共1.4万元,银行转账共2万元,而此时银行卡就在他身上。
女报记者 陈剑峰 实习生 韩晓凤
新闻源
近日,在北京工作的锒先生的一段遭遇在网络上引起热议:2月20日凌晨1点左右,他在睡前使用免费WiFi通过手机银行查看账户,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凌晨2点左右,他的手机突然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称其银行卡刚从ATM取款机上取出人民币2000元。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锒先生收到17条提醒短信,显示一共被转走3.4万元,其中现金取款7次共1.4万元,银行转账共2万元,而此时银行卡就在他身上。
女报记者联系到相关领域专家,对此事进行了求证。
记者求证
网络安全工程师陈先生说,黑客会利用特殊设备在公共场合搭建免费WiFi,利用用户“蹭网”心理,设套让用户中招,然后截获用户网络通信数据,分析出敏感数据如信用卡号、密码、网银账号等,设置盗取用户资金的“设套陷阱”。
银行业内人士分析称,没有使用手机银行的客户端登录网银,也许是造成锒先生网银被盗的主因,通过银行发布的官方手机银行客户端的通信数据,一般都是高强度加密,并且伴有校验机制,不管是WiFi、2G还是3G网络,都很难被人盗走账户信息。“为避免落入黑客圈套,用户在提供免费上网的酒店、咖啡屋等场所上网时,一定要看清WiFi接入名,慎重连接未知网络,在跟商家确认无误时方可连接。”陈先生说。“平安北京”官方微博提醒用户,平时最好关闭WiFi自动连接,“如果保持打开状态,手机在进入有WiFi的区域后会自动扫描,并连接没有密码的网络,大大增加用户误连‘钓鱼WiFi’的几率。”
山东圣义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南说,当用户蹭用“钓鱼WiFi”致使财产损失时,应第一时间报案,尽力挽回损失。此外,也可与所在商家协商,获取适当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