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不涨价利润低涨价竞争者众 东阿阿胶陷“两难”

http://www.e23.cn2013-09-02新京报

    摘  要:8月16日,东阿阿胶公布了2013半年报。中报显示,上半年东阿阿胶合并收入17.5亿元,同比上升5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2亿元,同比仅上升16.35%。

认识就是营养食品,而非高贵药材。”前述中医称。

  一位东阿阿胶的投资者认为,东阿阿胶“药中茅台”定位并不合理。“看看茅台今天的困境吧,送礼路线已经行不通了。而民间消费的价格弹性是非常大的,东阿阿胶继续为了眼前的利润增长这样大幅度提价,只会把份额继续让给对手。”

  招商证券研报显示,2013年以来东阿阿胶已合计提价33%,2012年提价10%,公司数据显示,每提价30%,东阿阿胶现有客户便流失10%。

  更多对手抢原料抢市场

  近年来,多家上市公司先后杀入阿胶市场,打破了东阿阿胶几十年来一家独大的局面。

  8月29日,记者在几家药店中看到,东阿阿胶、同仁堂阿胶、福胶阿胶等几大品牌阿胶并列在售。药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除了老牌的东阿阿胶外,其他品牌都是“最近几年才兴起来的”。

  药店销售人员称,东阿阿胶涨价后超过千元,跟其他品牌的价格差距拉大,因此这段时间,其他品牌的阿胶产品明显更受青睐。店员建议记者选择某品牌阿胶,理由是“卖得好”、“比东阿阿胶便宜几百块,品质也差不到哪儿去。”

  近年来,同仁堂、太极集团和佛慈制药、康恩贝等上市公司先后斥重金杀入阿胶市场,打破了东阿阿胶几十年来一家独大的局面,阿胶市场迅速扩大,行业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来自福胶阿胶方面的数据称,2010年,福牌的阿胶块产销量、出口量已居行业首位,产品国内市场覆盖率达90%以上;2012年,福胶阿胶块产销量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30%;阿胶系列产品增长120%以上。

  东阿阿胶的长期投资者顾斌一直对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福胶”保持关注,他认为,福胶的定价战略始终跟随东阿的战术,如今已经发展成东阿强有力的劲敌。

  2012年,太极集团“天胶”上市,年产能达100万盒。

  业内人士分析称,未来的阿胶消费市场上,将逐渐形成东阿阿胶、福胶、同仁堂和太极阿胶几家竞逐的格局。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目前阿胶产业的竞争较前几年激烈,同仁堂阿胶扩产并提价、佛慈阿胶复产、太极天胶投产。东阿阿胶未来阿胶块继续大幅提价,将面临同仁堂等竞争对手的追赶压力。

  东阿阿胶的提价策略为企业招来了更多竞争者。“不提价,利润率就低。东阿阿胶历史平均利润率是18%,最近三年提价,平均净利率达到了29%,引来了很多对手,再提价的话,估计会把更多的潜在对手吸引进来。”投资者“股林猎人”说。

  基于阿胶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新进入的竞争对手们跟东阿阿胶争抢的不光是消费市场,还有紧俏的驴皮原材料。竞争对手的不断进入,加剧了本来就紧张的驴皮供应,驴皮争夺战由此愈演愈烈,驴皮原材料价格随之攀升。

  数据显示,东阿阿胶基地建设投资的步伐缓慢。公司年报中可以看出,截至2012年12月31日,原料基地建设及改扩建项目累计投资8174万元,而该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2.3573亿元。

  ■ 相关

  东阿阿胶20亿“理财”

  被指“不务正业”

  目前经营性现金流为-2.3亿;分析称,上市公司不应该做这么短视的事情

  主业遭遇着原料稀缺与同业竞争双重压力的东阿阿胶,似乎正在朝着金融市场发力。

  为追求“短平快”收益,东阿阿胶近年来连续斥巨资投入理财产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东阿阿胶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已累计超过20亿元。

  “主业应被放在首要位置”

  东阿阿胶近年来在金融领域的投入堪称大手笔。

8月16日,公司审议通过了《公司关于投资万家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