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花王市场部高级经理周维中,大家都叫他周先生,“先生”即“老师”的意思,之所以这样叫他,是因为周维中有着16年的广告全媒体的从业经验,1994年周维中大学毕业来到花王市场部工作,随后于1997年进入媒介部工作至今,从业16年的他积累了大量的广告投放与营销经验,正值大学生毕业季,这位广告界前辈有话说。
前言
花王市场部高级经理周维中,大家都叫他周先生,“先生”即“老师”的意思,之所以这样叫他,是因为周维中有着16年的广告全媒体的从业经验,1994年周维中大学毕业来到花王市场部工作,随后于1997年进入媒介部工作至今,从业16年的他积累了大量的广告投放与营销经验,正值大学生毕业季,这位广告界前辈有话说。
周维中话广告
很多人说广告这行当门槛比较低,上手容易,鱼龙混杂,不容易久做,这的确不假。但其实广告是个人才辈出的行业,这个舞台非常大,大到你无法想象!我亲眼目睹不少广告界中精英中的精英,轮换不同的角色和舞台,努力的挑战自我:从甲方到自己开广告公司;再到媒体公司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再到电视台做经营顾问;开始策划制作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型综艺节目……那才是真正意义的广告大佬,我认为那样的人生真是值了!虽然现在,我常常在微信里嘲笑他们这样忙为什么,但其实应该算作“羡慕嫉妒恨”的表现。
机缘巧合,我在广告界一干就是16年,以后可能还会继续下去,这可能与我的职业发展规划密切相关。1997年是中国电视发展刚刚发展的前夜,不要说收视率,连广告监播制度都不完善。所谓的电视排期就是在几个电视台挑几个时段,从第一天放到最后一天!之后,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中国的广告市场经历了迅猛的发展。每年都有新的概念、新的模式、新的媒体出现,学都学不过来。没办法,一路学到现在没有停歇,再一回头16年了,周围广告圈的朋友来了又走,一播又换了一播。有时想想广告业真的是能够让人心理年龄不老的职业,我四十多岁的人还在研究微信、微博,诸如年轻人喜欢看什么网络视频等课题。
广告成才的三个阶段
我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广告人才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期
1、作好吃苦的准备。作为广告人,加班、高强度开会是常有的事,4A公司尤其如此。通常每个人吃苦的极限各不同,有些人受不了就撤了,其实有个好方法是多往下看。想想我们那个年代那些大4A穿着西装顶着烈日骑着自行车为客户送海报的壮举,您这点苦真不算什么吧;再想想当年我一整天捧着一厚叠广告订单站在传真机旁,一边收发一边确认修改,再时不时来几声“嘟……嘟……”的忙音时,崩溃的心也有;也可以学学阿Q精神对自己说“天将降大任……”之类的话,进行自我激励。很多人受不了时都会说“我为什么要吃这份苦?”其实是为了累计经验和know-how,不断强化这份工作的应知应会。千万别小看这份吃苦,这是进入广告业的敲门砖。我见过形形色色不同广告角色的人,其中不乏一些眼高手低初级者,这种做法会令你的客户、领导、同事很不满意,久而久之,障碍多了,一切就难了。
2、多多提高情商。当今社会,从业者的学历越来越高,从这个角度来说智商都不是问题,更何况搞广告又不是搞天宫一号。我的感受是高情商是获得成功的捷径!广告工作和提案是密不可分的,提案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双赢三赢是良好沟通的必然结果。如果你是广告公司给客户提案,你准备了三个方案。当你滔滔不绝自说自话的说明第一个方案时,你可曾注意到客户的头已经低了下去。你再说20分钟可能他听你提案的热情也没有了,会直接打断你。而万一第三个方案是他喜欢的呢?但情商的提高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要努力培养换位思考的习惯,努力培养自己敏锐捕捉各种细微信息的能力,细节决定成败。
3、做人。之所以把这一项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做人”的根本是要有一颗善良和感恩的心。多多少少的同行,若干年后对广告的唯一感慨就是“做广告,就是做人!”急功近利式的成功,固然可以带来财富和狂喜。但是细水长流式的用心做人却是通往广告成功殿堂的不二之路。谦和的待人接物,踏实的做事风格,良好的信誉口碑,广泛的社会资源,才是“做人”后自己蜕变的样子。大家很容易在电视、报纸、杂志专访成功人士时听到看到“人脉”两个字,很多人会羡慕他会拥有这么优秀的人脉圈子,所以才获得成功,这其实是误解。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当一个浑身负能量的人即便有机会碰到优秀的人脉圈子,也最终会被圈子抛弃。而一个浑身正能量的人,谦和,乐观,幽默,体贴,可靠,优秀的人脉圈子会自动向他靠拢。这就是我经常说的圈子找你,而不是你找圈子。实现这一切的一切,是学会如何做人。
第二阶段:选择期
在具备了广告人的基本素质后,如何规划自己的职场规划呢?一般两种方式:一种是深度,一种是广度,都可以达到相当的高度,正可谓条条大路通罗。
1、深度的做法,特别适合4A、客户这些广告人群体。比如一个在4A做TP的,随着这方面的工作越来越熟悉,know-how积累越来越多,资历越来越深,职位也越来越高,越来越有成就感。这种发展方向我称之为往“专家”的方向走。一旦被其它竞争公司看中并争夺,那更大的舞台或许也将会打开。
2、广度的做法,特别适合媒体销售这些广告人群体。比如一个在地铁媒体有广告销售经验的人,几年后在公交车又发展了几年,随后在户外大屏又发展了几年,这个时候积累了各种媒体的特性,各种广告客户,又有相应的资历,当某户外媒体有副总和总监的职位,这个人材是不是比其它应聘者更有机会呢?这种发展方向我称之为往“老板”的方向走。
当然这两种做法,因人而异,不是现成公式套路,可以依葫芦画瓢那样照搬照抄,情商高的,可以自己分析自己活用。
但总而言之,能够进入选择期的同行们,必须要具备对广告执着、热情、好学。否则一点点的困难障碍都有可能使你彻底放弃,这是最可惜的,绝对的倒在黎明前。
第三阶段:突破期
能够进入突破期的那真是少之又少,一番风雨洗礼之后所坚持不倒的就是人中豪杰,广告大佬。如果一定要问我,怎样的人才能进入突破期的话,我觉得是勇气,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重头再来的勇气!曾经见过输过几千万的大佬,调整之后又信心满满地打拼回来,那份从容那份决心,让人肃然起敬!
总结下来又回到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各位致力于加入广告界的新老朋友们,多多发掘广告中让你感兴趣的东西,保持健康的心态,开心的工作和研究,不开心的时候往下看,开心的时候往上看,平时活在当下享受现在就好。
后记
从周维中的谈话中能够感受到他对广告行业的殷切热爱以及广告人那份俏皮与执着。在这位不惑之年的广告人身上,可以看到闪烁在中国广告发展史上的点滴历程,周维中说:“中国广告界中传奇的故事太多了,将来我要写本书,把这些牛人牛事统统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