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十一”过后商场生意冷清
摘 要:本报11月18日讯 “双十一”对各个商家来说,仿佛一场大战。如今硝烟散尽,几天前还熙熙攘攘的商场里顿时变得冷冷清清。然而这也只是暂时的“休战”,为了满足顾客的“节日促销瘾”,各商场恨不能“天天都是节”。
本报11月18日讯 “双十一”对各个商家来说,仿佛一场大战。如今硝烟散尽,几天前还熙熙攘攘的商场里顿时变得冷冷清清。然而这也只是暂时的“休战”,为了满足顾客的“节日促销瘾”,各商场恨不能“天天都是节”。
“双十一”过后
商场内顾客稀少
与“双十一”时人满为患的火爆场面相比,泉城路上的几个家电商场这两天几乎变成“无人区”。除了电子产品处有几个顾客,大家电区域基本只看得到营业员的身影。
“平时一般没什么人。”不少营业员纷纷表示,现在的顾客越来越青睐在网上比价、下单,实体店相对不受“待见”。苏宁电器某品牌洗衣机的营业员表示,在售后流程一样的前提下,顾客倾向于在网上搞定家电,最多只是去实体店看一下样子。
而这种“冰”与“火”的差距,更因近几年来各式各样的“节日促销”吊足了顾客胃口。“不促销的时候,顾客几乎就不买家电。”该营业员称。
拿某品牌冰箱来说,“平时标价为5799元,‘双十一’活动价为5099元。”营业员介绍,“‘十一’这种大节更优惠,4500元就能拿下”。诱人的节日促销价,让不少顾客形成了“非节日促销不买”的心理。也正因如此,“双十一”刚过,各个商场毫无过渡就回到了“基本没人”的状态。
商家为搞促销
把店庆当成节日
节日促销旺盛的购买力让众商家看到了商机。据苏宁电器工作人员透露,由于促销力度较大,整个“双十一”的销量比平时高出20%—30%。这也让各个商家纷纷把各种大小节日纳入搞促销的范围。而没有大节日的时候,店庆就是节日。本来作为“光棍节”诞生的“双十一”就是在这个氛围下变成了商家的“金棍节”。
“新节日”的纳入让商场一举两得。一方面满足了更多顾客的“节日促销瘾”,另一方面也分散了从销售到售后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压力。一名工作人员称,搞促销的节日越来越多,避免了压力的骤增。但是该工作人员也坦言,在商家看来,能搞促销的节日未免太多了,“恨不得清明都搞活动”。
- “双十一”网购:先涨再降 捡个“假便宜”(2013-11-19)
- "双十一""网购盛宴"还能走多远(2013-11-18)
- 国美在线双十一噤声揭秘 高级副总裁彭亮竟在休假(2013-11-18)
- 后双十一电商纷纷布局物流 合纵连横或是大趋势(2013-11-15)
- 双十一网民消费预超450亿 5家电商交易均创新纪录(20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