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向人们释放了备受关注的房产税改革的思路与方向,而近日也有知情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爆料称,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正在进行着一项“神秘”的培训,上课的学生非本校学员而是各地方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内容也似乎与当前备受关注的房产税改革有关。
出报告厅,这些学员操着各地不同的口音,年纪大约都在30岁以上,在多番询问下,记者终于从一位“警惕性”稍低的学员那里了解到培训的部分情况。
“我们都是各地税务机关的人,来这里参加业务培训。”这名戴着耳机的学员告诉记者,今天上午的课已经上完,下午两点还得继续上,“下午是国土资源局的人来讲。”
当记者进一步向其询问具体上课情况安排时,该学员仅透露,他们上课的内容涉及土地类和房产政策等,上课时间、住宿,学校也有统一安排,至于更多内容他以内部培训不能透露太多为由,结束了对话,并匆匆下了楼。
教室“探秘”
经历了约20分钟下课后的“喧闹”,学员们陆续下楼离开,4层又重新恢复了寂静,法治周末记者也得以进入“神秘”的教室内部“一探究竟”。
记者看到,这是一间大约可容纳100人左右的中小型阶梯教室,座位被分为左右两个区域,中间留有一条过道,大门位于教室的右后方,教室正前方的讲台上,多媒体设备已关闭,左侧的一块白色记事板上没留下任何字迹。
由于下午还要继续上课,学员们的书本、水壶等仍放在桌上或抽屉里,每张座位上放置的一个用粉色纸打印的长方形标牌则更为显眼。
记者看到,这些标牌上标有该座位的学员名字和所在单位,可以印证的是,学员们是来自各省市地方税务局的工作人员。
而座位上放置的课本也“暴露”了部分授课内容。《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这两本全国房地产估价师职业资格考试用书是出现最多的教材,还有的学员桌上放置着《建设工程计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城市经济学》等教材。
在教室后方的窗台上,记者无意间发现了一张叠起来的白纸,上面的内容则正式“揭开”了培训班的“真实身份”。
这是一张培训班开学典礼的通知,上面清楚地标明了该培训班的全称—“税务总局房地产估价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高级研修班”。
通知表明,该培训班开学典礼于2013年10月10日上午9时召开,地点就是在这间报告厅,当日由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副处长金维生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书记牛维麟、国家税务总局教育中心副主任王维平、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副司长杨遂周致辞并发表讲话。
针对这一情况,法治周末记者随后以记者身份向中国人大管理学院方面了解培训班的具体情况,但校方对此并未给予明确答复。
已非首次开班
虽然未能从学校方面了解到更多关于此次培训班的具体情况,但在梳理资料中记者发现,中国人民大学与税务机关合作开展房地产评估人才培训班,已非首次。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网页上记者看到,2012年5月,“房地产估价技术应用工作高级专业人才培训班”(一期),便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举办了开学典礼。据资料介绍,该培训班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国家税务总局合作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区地方税务局的70余名业务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当时的开学典礼上,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司长陈杰表示,当前我国房地产估价技术应用方面,人才匮乏和管理经验欠缺,因此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知识和技术水平,也希望借由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的教学管理资源为国家税收事业发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业务骨干。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开展房地产评估人才培训更多是在为推开房产税改革做准备。“如果要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