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周,作为一个姓氏,可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目前在内地周姓人口有2500多万。所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姓氏“地位”可见一斑,但越来越多的珠宝品牌,也纷纷姓“周”,却着实让消费者困惑。
,为何都姓周?有说法称,其中有历史传承的原因。因为最早从事珠宝行业的几个老板,都是潮州霞山人士,当地一个村人都姓周。直到现在,珠宝行业中都有很多潮州老板。
张志锋的说法则更为一针见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时下全国出现近40个以“周XX”、“XX福”格式命名的珠宝品牌,不是巧合。除部分珠宝品牌的创始人的确姓周之外,其他绝大多数是在傍大牌。“由于内地珠宝发展不及香港成熟,许多内地消费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接触到的珠宝商行,以周大福、周生生等周姓香港品牌居多,这无形中让众多消费者潜意识里极为追崇周姓珠宝。取一个与著名品牌相似的名称便成为不少品牌快速发展或者赚取利益的捷径。”
香港注册
行销内地
早在2011年,周姓珠宝乱局就已爆发,甚至直接对簿公堂。当时,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周六福告周百福侵犯商标权二审案件,周百福搬出行业大佬周大福做“挡箭牌”,指责周六福本身即对周大福侵权。一时间,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最终,法院认定周百福构成不正当竞争和商标侵权,判决停止侵害并赔偿周六福4万元。判决是简单明了的,但判决背后的交锋则露出了周姓珠宝背后的乱局。周百福认为,周六福销售的珠宝产品不属于合法的知名产品,是香港知名产品“周大福”的“山寨版”,其在产品上使用周六福商标涉嫌“傍名牌”、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和违法经营,不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周六福则称,周百福的逻辑存在矛盾,如果说周六福傍周大福的品牌是侵权,难道周百福傍周六福就不算侵权?据称,在香港以周六福冠名的公司有15家之多。
记者发现,大部分珠宝零售商都愿意将自己的品牌前加上“香港”二字,以周六福和周百福等为例,周六福企业全称为香港周六福珠宝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而周百福则为香港周百福珠宝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名称也是如此雷同。
据了解,在香港注册成立一家公司的手续相对简单和快捷,通过中介机构注册一家香港公司,然后把产品品牌挂靠在公司旗下,便可造就一个“香港”品牌,再回过头来行销内地市场,同样的货品经过包装后粉墨登场,就成了“著名”品牌。以“周六福”为例,其即是浙江商人在内地开设的品牌。
张志锋表示,判断一个品牌是否“傍大牌”或者“搭便车”,首先看谁注册在先;其次还要看注册在先的是否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第三,还要看“傍”的商标在装饰、字体等方面是否相近相似,三个字有两个字相同,就可能存在此问题。
据了解,目前,因为相关体制滞后,注册商标的体制和企业登记的体制之间不协调,让一些企业钻了法律的空子,所以“傍大牌”现象屡禁不止。 (本报记者 焦小超 潘庆照)
律师说法
“傍大牌”涉嫌违反不正当竞争法
针对周姓珠宝的“傍大牌”乱局,山东大正泰和律师事务所王新亮律师表示,目前中国的商标是按照知名、著名和驰名来进行管理的。驰名商标受保护程度最大,除了注册企业外,其他企业都不得使用,甚至跨行业使用也不允许。
如果商标不是驰名商标,一般来说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内使用,如果商标本身容易造成一般消费者的误解,主要部位、文字或者文字加图形都很相似,而在公共的领域内一般人都产生了误解,那么这很可能被认为是恶意仿冒,涉嫌违反不正当竞争法。
针对周姓珠宝乱局,法律界人士也曾表示,相关部门应加大知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