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琴翻新冒充原装:零售店一架二手钢琴毛利一万

http://www.e23.cn2013-11-2621世纪经济报道

    摘  要:散落在日本各个角落的数百万架二手钢琴,正在形成一股“暗流”涌向中国,以超低价格、参差不齐的质量、非正常的销售渠道,冲击着国产钢琴业的正常发展。

琴铁板上的字母‘G’改为‘C’,这样一来,一架上世纪30年代的老琴顿时身价提高,变成了音乐会级别专业使用的C系列钢琴了。有人在展会上就看到一架标有C系列的钢琴,但是打开内部一看,击弦机支架还是木制的,而不是铝制,说明这架琴是上世纪20-30年代所生产。”刘明说。

  中国乐器协会前秘书长丰元凯也对翻新工厂从事旧琴销售的现状非常担忧。“有些翻新厂,把日本早期的产品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甚至是从垃圾里收上来的。外壳及内部结构早已一无是处。翻新厂更换全部机件后再卖出去,还冒充‘原装一手琴’。这样翻新后的钢琴,外观与新琴十分近似,但实际内里和使用寿命都不能同日而语。”

  丰元凯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更有甚者,有些小厂还在国产的钢琴铁板上打上进口琴的标志,再喷上新琴的编号,以三万多元的‘超低价’冒充雅马哈U3新琴来卖。这些‘赝品’严重搅乱正常的钢琴市场,不仅使消费者蒙受了损失,也使正当同行受到牵连。”

  “师资联合推销”

  钢琴音乐培训、考试等文化活动,是乐器文化产业不可分割的部分。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城市的乐器经销商开展的音乐培训中,钢琴培训的数量仍居首位。而全国二十几个艺术类考级体系的钢琴考级,也成为少儿钢琴销售的最大助推器。这类钢琴销售主要便是集中在中低端价位的钢琴上,本土钢琴企业与二手日本钢琴在此领域有着直接的竞争。

  在二手琴销售环节中,琴行与钢琴培训中心的“师资联合推销”,也成为国内钢琴市场的“潜规则”。

  此前就有琴行内部人士向媒体爆料称,琴行为打压本土钢琴而扩大销售二手洋钢琴,大多选择与钢琴老师一起合作营销,比如向消费者宣称“二手钢琴都是从日韩或者欧洲进口的,质量比国内的好很多”、“钢琴弹过两三年之后,二手钢琴琴键比本土原装品牌更灵活”等承诺。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一、二线城市不饱和的区域开一家琴行并不是困难之事,只要注册了公司,再到所在城市周边组织联系一些长期供应二手琴资源的商家,便可针对培训机构和普通购琴者开店营业了。

  由于钢琴学习属于专业领域的培训,有一定门槛,加之国内外钢琴的品牌林林总总,不是太懂行的学生和家长买琴时都会非常信任“专业人士”, 都会先咨询老师的意见,后者的推荐能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哪家琴行给的回扣多,老师就推荐哪家的琴。他们往往会跟学生家长说,国内钢琴制造起步晚、质量跟不上,还是国外的质量好、音色准、用的时间也更长。但国外钢琴原装的价格比较贵,成本太高,并且新琴用起来也会比较生涩,琴弦会比较紧。因此最好是买国外的二手钢琴,价格便宜,并且使用了几年后音色放开了,键盘弹性也不那么生硬了,恰恰是弹钢琴的最佳时间。”

  而一、二线城市每年要学琴的孩子太多了,很多家长根本就不懂琴,老师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听。

  不少琴行以此赚到第一桶金之后还会“洗白”,转而做品牌代理或自己开设钢琴培训学校。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市场全年进口钢琴106831架,同比增长15.64%,而出口钢琴50193架,同比下降11.57%。按进口产品结构分析,除欧美少量品牌钢琴外,从日本、韩国进口的二手钢琴已超过7万架,占中国钢琴市场的17%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对于二手钢琴翻新乱象、以次充好的销售欺诈,近年来已有多家知名琴行和大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