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日,网络悄然流行了一款手机软件,名为“酒精检测仪”。该软件号称只需输入饮酒时间、饮酒量、酒精度数和喝酒人体重等数据,就能测算出人体内的酒精含量。
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人员准备了一瓶罐装啤酒和一瓶白酒。
6分钟后,用该软件对男性志愿者进行测算的结果为1.52mg/100ml。
饮酒9分钟后,软件显示男性志愿者体内酒精含量为2.16mg/100ml,而酒精测试仪测得的酒精含量为36mg/100ml。摄影记者 梁大磊
近日,网络悄然流行了一款手机软件,名为“酒精检测仪”。该软件号称只需输入饮酒时间、饮酒量、酒精度数和喝酒人体重等数据,就能测算出人体内的酒精含量。
事实果真如此吗?本期都市女报新闻实验室,在两名志愿者饮酒后,分别使用交警专用酒精测试仪和手机软件检测,结果两种方式的检测结果大不相同。对此,交警提醒驾驶员,手机软件做个参考可以,但切莫当真。“最好的解酒方法,就是不喝。”您可以关注女报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dsnbwx),或登录“微微”平台收看相关报道或提供线索。
事件 误信手机软件酒驾被查
近日,南京市某交警大队查处了一起饮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该驾驶员饮酒后,竟误信了手机软件的酒精含量检测结果,自认为没问题,但最终酒驾被查。
12月30日,女报记者使用安卓系统手机,找到一款描述为“可快速检测酒精含量,适合司机朋友酒后自检”的软件。软件页面上设置饮酒时间、饮酒类型(白酒、啤酒和葡萄酒)、体重、酒精度数和饮酒量。只需填写相应的信息,软件能自动测算出酒精含量,并提醒是否属于酒驾或醉驾,还告诉你过多长时间能安全开车。
它的测试结果准确吗?口说无凭,本期都市女报新闻实验室,招募了一男一女两名志愿者,使用交警专用酒精测试仪,实验为证。
实验 “酒精测试仪”不靠谱
实验时间:12月30日
实验地点:济南市市中区交警大队杆石桥中队
实验用品:交警专用酒精测试仪、啤酒、白酒。
14:23,男性志愿者5分钟内喝完一瓶罐装啤酒。啤酒酒精度数为3度。6分钟后,该男性志愿者通过该手机软件测试酒精含量。结果为1.52mg/100ml。根据现行的交通法规,超过20mg/100ml的标准,才算是酒后驾车,而该测算结果的数值远低于酒驾标准。
另外,该软件的检测结果随时变化,每过 1秒,酒精含量会增加0.01mg/100ml。饮酒9分钟后,手机屏幕显示男性志愿者体内的酒精含量为2.16mg/100ml。
实验人员在中队长孟兆杰的帮助下,使用交警专用的酒精测试仪进行酒精浓度测试。5秒后,仪器屏幕显示“36mg/100ml”,即人体每100毫升血液中含酒精36毫克,这已超过了酒后驾驶(20mg/100ml)的标准。
为再次验证该软件的准确性,记者进行了白酒实验。女志愿者在10分钟内喝完1两50度的白酒,10分钟后,手机软件的测试结果显示“4.62mg/100ml”,属于“饮酒驾车”。交警专用的呼气式酒精测试仪的结果显示“96mg/100ml”。已经达到醉驾标准。
实验结果:该手机软件对饮酒后体内酒精含量的计算并不准确。
提醒 牢记酒后不开车
“该手机软件显示的数值,与实际检测中的准确数值存在误差。另外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个体上的差异。”孟兆杰称,每个人身体体质不同,体内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也不同。所以,并不能以该软件作为能否开车的依据。
另外,民间也流传了各式解酒方法,但大多没有科学依据。“最好的解酒方法,就是不喝酒或少喝酒。当然,开车的话,就要记住喝酒不开车,不能存有丝毫侥幸心理。”孟兆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