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纯羊绒含绒量不超20% 企业贴牌知名商标牟利

http://www.e23.cn2014-01-2021世纪经济报道

    摘  要:寒冬时节,各种羊毛、羊绒制品进入热销旺季,消费者纷纷开始选购羊绒制品。华容商厦门口标识摊位仅仅是行业乱象的一个缩影,而这些人销售的廉价羊绒衫也是希望挂着100%纯羊绒能够薄利多销。

,高峰期有400多家房地产企业云集鄂尔多斯。

  在赵原看来,房地产行业的火爆一定程度上让鄂尔多斯市的羊绒等当地实体经济放缓了发展的脚步。

  这仅仅是原因之一,相关部门对于羊绒产业的不断更新规划让中小羊绒企业们摸不着头脑、跟不上节奏。

  鄂尔多斯目前正在打造市区内的铁西区,而新建成的鄂尔多斯羊绒工业园区也位于这个区域,据了解,鄂尔多斯集团现代羊绒工业园项目占地2791亩,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24.61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核心加工园区,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装备技术一流、节能环保的花园式现代化纺织工业园区。

  赵原表示,原来在东胜区羊绒工业园区里的还活着的企业目前搬迁的地方都在鄂尔多斯新的羊绒工业园区的附近,相关部门希望这些羊绒企业重新聚集,以便形成一个集中的效应。

  而赵原的公司为此付出的则是这几年间的艰难维持,中间耽误的这几年时间让公司不得不找各种路子活下来,几年下来人员不断缩减,产量不断下降,虽然说赚得不多但是如果不生产亏得将会更多。

  在还没有搬走之前,公司目前依靠接受来料加工勉强维持运营。

  “以我们公司为例,基本上是以来料加工为主,我们负责将客户提供来的材料加工成相应的成品,但是我觉得公司并没有义务去检测所生产的是不是羊绒产品,诚然也就不存在掺杂使假的情况。”赵原颇为无奈地表示,“我们是严格按照客户提供的原料制作的,至于客户怎么销售如何标识都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此前鄂尔多斯市的质监局也曾经以企业产品掺杂使假、无标准生产、标实不符、标牌侵权、代工企业无合同、代工产品流向不明等为重点检查内容,对东胜区富兴羊绒工业园区进行过重点整治,将接受委托代生产加工羊绒制品的小企业、小作坊列为重点检查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治理行动,也发现了相关问题并予以解决。

  赵原的公司就也在检查中被查出存在上述问题,不过在赵原看来,这种突击式的检查能够在短期内对羊绒制作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仅仅对中间的生产环节进行监管长期来看并不能根除问题,而标识才是问题的所在。

  虚假标识流水线

  冬天的华容商厦门口装起了厚厚的门帘用以抵御外界低达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掀开门帘商厦内紧凑地排列着品种大同小异的羊绒制品的摊位。

  但是最显眼的却是在门帘和门口摊位间所隔出的一个单间。一位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小伙子正娴熟地操控着电脑,帮一家本地羊绒企业老板赶制羊绒衫的标识。

  “含绒量?”小伙子头也不抬继续问道。

  “就打100%纯羊绒。”这位老板脱口而出。

  也就是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在模板上改动了几组数据之后,几百张标注为“含绒量100%”的羊绒衫标牌就飘着墨香跳出打印机,整个过程小伙子没有向老板索要相关羊绒产品的含绒量或是质量证明,而前来打印标牌的老板显然也没有出示相关认证或是证书的行为。

  事实上,记者此前走访的华容商厦中一些小羊绒衫摊主所销售商品的标牌都是在这位小伙子的手中完成的,而其中大多数标牌上都醒目地写着“含绒量100%”。

  小伙子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只管听从客户的要求打印,但是仅仅限于标识并不会仿造鄂尔多斯等品牌,至于标识上标注的“100%纯羊绒”是否符合该企业的产品已经不是自己所能负责的。

  由此,一个个“100%纯羊绒”的标签沦落为小羊绒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一个数字游戏。

华容商厦门口标识摊位仅仅是行业乱象的一个缩影,而这些人销售的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