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今年过年,你有没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啊?估计很多人都会老老实实回答“是”。那么,台湾一个年轻女子的遭遇可能要吓你一跳:这名20多岁的女子平常嗜吃牛肉,至少每两天就要吃一次牛肉面,没有大肠癌家族遗传史的她,却发现罹患大肠癌二期!有研究称,过量吃红肉(猪牛羊肉),是罹患大肠癌危险因子。
红肉;把鱼肉、禽肉叫做白肉。
红肉的特点是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而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听听专家说法
真有这回事?
红肉吃多了,真的会得大肠癌吗?很多人可能被这个消息惊呆了。而扬子晚报记者采访的南京专家称,不要多吃就不用害怕,一天红肉的摄入量应该在50-75克为宜。
A
红肉真的会吃出癌症吗?
为什么致癌尚不清楚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肉类食品中的什么成分导致癌症。
他们猜测,可能是红肉里的铁和烹制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以及腌制过程中产生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物质惹的祸。此前,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科学家曾发现,红肉中含有一种有害的糖类分子Neu5Gc,而人体内没有。人在食用这些肉类后,Neu5Gc就进入人体,并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最终导致心脏病和癌症。
不能将红肉和肠癌画等号
据了解,红肉的动物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对肠道黏膜有潜在的刺激和损害,并可改变大肠内菌群,诱发肿瘤细胞的产生而导致大肠癌。在医学上,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高糖和低纤维素饮食等饮食因素是影响大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不过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群告诉记者,虽然有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过多进食红肉和大肠癌确实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并不能将红肉和大肠癌直接画上等号,相反的,红肉其实应该是饮食的“必需品”。
红肉也是“补铁能手”
“之前有种说法,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意思是猪牛羊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虾,实际上,猪牛羊等红肉有自己的营养价值。”李群主任介绍,红肉的脂肪高,但也是有区别的,像猪肉的脂肪含量比较高、牛肉就相对较低,兔肉就更低了。
另外,红肉中有重要的营养成分—铁。相对大家印象中“补血能手”菠菜,红肉中的铁质因为是动物性的,吸收效率比菠菜等中含的植物性的铁要高多了。如果饮食中缺少红肉,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特别是尚在哺乳的婴儿、生育期的女性以及老年人,更容易成为贫血的高发人群。
“有流行病学调查,移民国外的第二代、第三代肠癌发病率要高于国内本土的同龄人,国内近几年大肠癌的发病率也比往年要高,这其中有饮食方式的影响,并且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对个体来说,完全不必谈红肉色变,只是不要进食过量而已。”李群主任说。
B
吃红肉每天50-75克为宜,一周不超四天
吃红肉,怎么才能算超量呢?李群介绍,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一天红肉的摄入量应该在50-75克为宜。李群主任建议,如果午餐只有红肉这一道肉类,那么摄入量不要超过75克,晚餐的肉类最好换成禽肉和鱼虾;如果午餐不止一道荤菜,有猪肉牛肉等红肉,同时还有禽肉或鱼虾,可以两种都吃一点,但红肉的摄入量就要控制在半两以内了。
以一星期来说,天天有红肉也是不必要的。“基本上,控制好每日摄入量的同时,一周餐桌上有红肉不要超过三四天,这样可以给胃肠道休息的时间,同时增加其他肉类和蔬菜的摄入量,更有利于保证营养的均衡。”
李群主任还提醒大家要“提防”一下牛排这类纯肉食品。“一块牛排,全是肉质,一般都要超过100克了。如果平时摄入的肉类不算多,偶尔吃一下不会有大问题。但如果吃的次数过多了,能量积累就非常容易超标。”
C
吃的方法不对,白肉也是“危险品”
“比吃红肉更值得注意的是烹调的方式。”李群主任说,大家应当尽量远离的是煎炸、烧烤、烟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