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4G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对于更高的网速,流量也随之加大,资费标准就成了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资费如何定价、流量又如何计算、资费是否透明?4G在一片质疑声中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
周末记者,4G资费套餐的制定取决于多种因素。
“通常,集团总部会根据集团发展战略、网络建设的成本、竞争对手的情况、收入的稳定性、用户体验和粘性制定出基础的资费套餐。在发展初期,4G难以形成目前固网这样包月或者包年的资费体系,一是有成本压力,目前在网络建设上已经投入上千亿元,尚未收回;二是过低的价格会加重网络负荷,影响体验。”该人士说。
公开资料显示,为稳定4G信号,中移动除修建基站外,在骨干网方面的投入也大大增加。目前中移动正在建设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的主干线。
前述内部人士还介绍说,集团推出的套餐计划具体到各省公司执行时,又有一定的差异,各省公司会基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对手情况、用户收入水平进行套餐资费的调整。“通常是会做减法,因为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为了争取用户,会在集团推出的资费基础上做更多优惠。”
按照他的说法,国内资费水平高于国外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这与国内的现实情况相关。“通信业的资费标准也是要经过政府部门审批的,资费方案要提交到工信部审批备案。”
该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强调,随着4G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资费下降是大势所趋。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显示,决定再取消和下放64项行政审批项目和18个子项,其中备受关注的电信业务资费标准审批位列其中。
工信部表示,取消电信业务资费审批,主要考虑通过市场竞争来进一步推动电信业务资费水平的下降,充分发挥市场“无形的手”对资费的调控作用,全面提高电信市场经济运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相比,倒逼4G资费下降中还新添了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即虚拟运营商。”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工信部日前向11家民营企业发放了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这在拉开电信增值领域创新大幕的同时,也势必将刺激整体通信资费的下降。
不透明的流量消费
4G时代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围绕用户体验、服务水平的争论也随之而来。
有消费者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最为关注流量问题,3G时代运营商就没有解决提供流量详单的问题。
法治周末记者在一家运营商官方网站公布的用户数据详单中,发现公布的只有数据使用的时间、地点、数据量的多少及价格等四项基本信息,而并没有更详细的介绍。
“用户无法证明此时此刻没有使用数据,因为一切数据统计,运营商都是根据基站的设备来自动完成。”某运营商数据业务部门的员工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用户用手机来使用一种服务时,离用户最近的基站会记录用户的使用情况,然后实时或定时地将这些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计费软件开始将其转换成价格。
“用户对流量的详细使用情况没有办法查询,因为电信运营商在生成账单时就是一个笼统的数据。”这位某运营商数据业务部的员工告诉记者,智能手机的业务处理是多进程的,这意味着表面上用户只打开一个界面,但实际上手机后台也在同时运行其他页面,流量也在形成。并且,用户的上网过程亦是多链接,URL对应的地址也会变化,系统还无法做到将用户访问了哪些网站给出一个详细说明,只能是定时给用户一个大致数据。
这位员工坦言,用户的上网行为统计是数据量非常大的一个工作,很消耗带宽与存储资源。“到4G时代更是如此,因为都是大流量数据。”
王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统计工作在技术上应该是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