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外国老板也追星?3月23日举行的中荷经贸合作论坛上的场面证明,他们也追星,不过追的不是影视明星,而是自己的中国同行。在论坛上,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等中国企业家一露面,就有当地企业前来交换名片、接洽合作。在明显的“追星”意图之后,是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挡不住的吸引力。
外国老板也追星?3月23日举行的中荷经贸合作论坛上的场面证明,他们也追星,不过追的不是影视明星,而是自己的中国同行。在论坛上,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等中国企业家一露面,就有当地企业前来交换名片、接洽合作。在明显的“追星”意图之后,是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挡不住的吸引力。
(图1: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代表中国企业家在中荷经贸合作论坛上演讲)
据介绍,中荷经贸合作论坛在一个名为诺特维克的荷兰小城举行。200家中国企业和相近数量的荷兰企业参与了论坛。双方企业家就中荷未来合作的方向提出了各自的畅想。潘刚作为中国企业家代表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第一次从东方视角提出了对于“反向创新”的看法: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荷兰人,全球化的进程已经推动双方同样开始打破自己惯常的思维方式,引入来自另一经济体的技术和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技术真正实现了双向流动,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真正意义上产自全球,也走向全球。
(图2:走下演讲台的潘刚遇到荷兰同行“追星”)
“我公司在奶牛养殖方面很有经验,希望和您加强交流”、“如果伊利需要奶酪生产设备,请务必联系我们”、“您这次在荷兰停留几天,能否抽空去我们公司做客?”……从演讲台上走下来的潘刚被洽谈合作的荷兰企业家们围住,收到各种合作意向和考察邀请。
荷兰企业家们为何有这么高的追星热情?原来这源于世界乳业形式的变化。 近年来中国乳业日常快速发展,日益吸引荷兰乳企“向东看”。伊利作为中国最大的乳品企业,曾牵手奥运和世博,并跻身世界乳企12强。而荷兰是乳制品出口大国,60%的乳制品用于出口。随着欧盟在2015年3月底取消牛奶生产配额的日期日渐临近,荷兰企业需要开发新的市场。因此这次中国伊利董事长潘刚来到荷兰,精明的荷兰人当然要抓住机会与之接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