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济南天气逐渐转暖,超市和便利店的冷饮生意再次走俏。今年的冰激凌价格相较去年,每支平均上涨5毛钱,1元以下的雪糕在济南近乎绝迹。
随着济南天气逐渐转暖,超市和便利店的冷饮生意再次走俏。今年的冰激凌价格相较去年,每支平均上涨5毛钱,1元以下的雪糕在济南近乎绝迹。
雪糕价格普遍涨五毛
市民刘小姐作为一名资深冷饮爱好者,对冰激凌年年攀升的价格很敏感。她发现还没入夏,不同档次的雪糕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中高档雪糕价格普遍上涨0.5元以上。
“像蒙牛随变,去年单支零售价2元,今年卖到2.5元,价格上涨了25%;伊利巧乐兹巧蔓菲系列,去年3元,今年3.5元,价格上涨17%。”有些看似没涨价的雪糕,在重量上也玩起了“瘦身”,“雀巢甜筒今年没涨钱,但是量变少了,实际上还是涨钱了。”除此之外,低档雪糕涨价幅度较小,零售价1至1.5元的雪糕价格相对稳定,“像伊利的冰工厂,今年零售价还是1块钱。”刘小姐算了一笔账,光吃冰激凌,今年就得比去年多花一百多块钱,长此下去,“连雪糕也吃不起啦!”
1元以下的雪糕在济南近乎绝迹,除了伊利的大布丁外,只有美伦牌的脆皮雪糕、奶油雪糕等几个品种。“几毛钱的雪糕和冰棍批进来,连电费都挣不回。”在大明湖附近的一家摊主说,1元以下的雪糕几乎无法盈利,所以不再进货。记者发现,在该摊主的冰箱里,多为3元左右的中端雪糕,1元钱的雪糕也被摆在了冰箱的角落里。
在记者随机采访中,小巧、便携式冰激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追捧。“桶装和小支装的冰激凌卖的最好。”一名冷饮摊主告诉记者,消费者购买这两种包装的冰激凌越来越多,除此之外,消费者对不怕化的可“再冷冻型”的棒冰的购买力度也在加大。
奶价上涨推高雪糕价格
高档雪糕越来越多。不少商家引进“进口雪糕”,但消费者对此似乎并不“买账”。在山师东路附近的一家零售商铺门外,“韩国进口雪糕”的招牌很是显眼,引得不少市民驻足。记者发现,该店的进口雪糕单支均价在10元左右,昂贵的价格让不少市民望而止步。在附近购物的大学生小王说,之前花了12元钱买了一支韩国宝瑞淇牌三明治冰淇淋,“很后悔,除了造型奇特外,吃起来跟普通雪糕没什么区别,甚至不如3元的国产雪糕好吃。”
记者调查发现,伊利、蒙牛、雀巢等中端品牌占据冰激凌市场的70%左右,美伦、群康的品牌占据少量市场份额。问及冰激凌的涨价原因,卖家给出的答案出奇得一致:奶价涨了。一家冰激凌摊主说,大部分冰激凌和雪糕中都有乳制品成分,乳制品价格上涨是冰激凌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华山西路附近的一家鲜奶吧,去年5元/斤的鲜奶,今年的售价为5.5元/斤,每斤涨了0.5元。店主说,去年奶牛存栏量减少,而饲料价格上涨,导致牛奶价格也“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