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旧洋货翻新变身记:日韩旧衣每件成本低至2元

http://www.e23.cn2014-05-08时代周报

    摘  要:走私到国内再进行翻新销售的“旧洋货”,来源复杂,当中不乏有童装等货物。一件最低两三块钱,一般都不用经过消毒处理。

一年的销量就能达到几百万元。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仅在碣石当地,从事翻新二手服装生意的商户就有一万家,每年总销量至少在一亿件以上。 那这么多的旧衣服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谈及货源的问题,陈先生向记者表示:“淘汰的旧衣物在日韩地区经回收公司回收后,像垃圾一样低价卖出,凑够一货柜就启运。一年四季都有,一货柜一货柜地运过来。”

  据媒体报道,去年4月份,广州海关下属南海海关曾连查2批无合法来源的旧服装,共计230吨。海关以此为线索,发现了一条“越南-广西-广东”偷运走私旧服装的产业链。

  经查,不法商贩通过广州市某进出口贸易公司向韩国订购旧衣服,然后通过越南某外贸公司运输到越南芒街,并由偷运团伙将旧衣服从中越边境非设关地闯关走私偷运进入广西境内,再组织大货车经陆路运输到广东南海等地,最后运输到广东碣石等地。

  这些旧服装被运到碣石镇后,经过家庭式小作坊分拣、洗烫、包装后,相对整洁的旧衣服经不法商贩之手流入国内市场,直接卖给消费者,一些残破的衣服则被分拣出棉布卖给一些不法厂家,纽扣和拉链等辅料则卖给废品回收企业。

  广州海关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道,“洋垃圾”是明令禁止进口的,但是不发分子为了牟取暴利,钻空子的手段非常多。

  “首先是绕过海关,通过不设海关关卡的海域上岸,偷偷运进来。其次,是通过伪报商品名称,还有就是通过夹藏偷运,将非法货品藏在其他货物里,而海关抽检货柜的验柜率一般是7%,不法分子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鱼目混珠、铤而走险的。”

  “垃圾衣”穿上身未经消毒

  记者登录网上一搜,翻新再售二手服装的供应商信息并不少见。翻新的二手童装,款式时尚,颜色鲜艳,但每件售价甚至不到十元钱。

  陈先生告诉记者,穿过的旧衣服一件最低两三块钱,一般都不用经过消毒处理。“这些都是成捆打包进来的,数量太大,如果还要消毒杀菌那就太麻烦了,根本没必要。但如果客人有需要,我们也有专门的加工工人,去毛球、烫直这两项简单的处理,每件每项各加5毛钱,加工完衣服看起来就很新了。另外如果客人不是按批拿走,需要自己挑选货品的,每件要加两到三块钱。”

  专家指出,这些从国外走私入境,有可能携带大量病菌的“垃圾衣”,被当做新衣服销往全国各地的现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了。这些被使用过的服装上面,含有各种各样的人体代谢物,尤其是大肠杆菌、汗水、血迹、粪便、呕吐物、分泌物等。

  按照陈先生的介绍,这些旧衣物是经回收站、废品处回收的,实际上相当于国外的“废品”,卫生条件自然较为恶劣。此外,这些旧衣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关的保障措施,还很容易沾染鸟类的粪便等物质,而且因为是走私入境的,躲避了海关的疫病检查,还有可能存在不明确的病毒以及疫情,安全隐患不可想象。

  东莞纺织服装协会秘书长潘日辉向记者表示,因为来源复杂,“洋垃圾”的危害非常大。如果原主人患有疾病,则很有可能将病菌进行传染,对于老人和小孩等这些抵抗力较弱的人,则更加危险。

  网售低价外贸原单多为山寨货

  记者调查发现,网上很多服装店都喜欢以外贸原单为噱头,当中不乏Nike、Only等知名品牌,价格极为便宜,多为正品的一到三折,但这些货源的库存动辄却有成百上千件。

实际上,国外大品牌通常是提供面料、版型,再在国内寻找代工厂家生产的。如果产品质量合格,自然而然就成为专卖店里的正品正货。而“外贸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