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条两年前发布的微博,两年后引发云南警方跨省“约谈”,一位广州医生最近身陷与上市公司云南白药有关的舆论漩涡。
族品牌缘何被黑?》的文章,谴责相关利益集团做空民族品牌,诋毁中医药;而官网上《支持云南白药,反对舆论暴力》一文则称,云南白药“屡遭舆论暴力”,而舆论暴力的背后是“国家利益的博弈”。
在轮番“被黑”和“反黑”背后,是云南白药在近半年之内的股价疲弱。今年以来,云南白药的股价处在下行通道。
数据显示,2013年云南白药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48%、20.32%,同比上年双双下降。而在2010年,相应的增幅分别为40.5%和57.59%。
云南白药怀疑医生的微博有幕后推手,但在刘欣的同行看来,其在微博上的言论属于“学术探讨”。
“这是一个学术问题,云南白药动用司法是不合规矩的。”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宁方刚对新京报记者说,医生有权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对所有的药物发表评论。他认为,云南白药不尊重一线医生的学术观点,表现得“傲慢和狂妄”。
在宁方刚看来,药企碰到这种情况,首先应该立即停用相关批次产品,展开调查,证明药品没有问题再恢复使用。“全世界的正规药企都是这么做的。云南白药的行为,不是一个符合医学规则和市场规律的企业所采用的手段。”
上海和华利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杨春宝告诉记者,若警方是配合企业对医生进行跨省调查,是滥用司法权的表现。
陈发树追讨股权败诉
就在云南白药深陷此次舆论危机之际,7月25日晚,历时弥久、与云南白药有关的一场著名股权官司获得宣判。
公告称,7月25日接到公司第二大股东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与陈发树因股权转让纠纷诉讼案件进展的通知。通知书称,2014年7月23日上午,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收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陈发树返回22.07亿元本金及利息,同时驳回陈发树的其他诉讼请求。该判决为终审判决。
这意味着,外地投资者陈发树在云南白药这场股权博弈中最终落败,云南白药作为“国资”的地位也得以稳固。
云南当地一位媒体人士称,作为老牌国企和纳税大户,云南白药多年来深受当地政府看重。
2009年,为响应“退出辅业、集中主业”的指示精神,云南红塔准备出售其所持有的“云南白药”股份。当年年底,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与红塔集团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以22亿元购得红塔山持有的全部云南白药国有股份。但相关股权交割转让协议却一直处于等待报请批准状态,股份迟迟没有过户。
2011年底,陈发树向法院起诉云南红塔集团。
此间,这部分股票的市值已经从22亿元涨到了50亿元。
2012年1月17日,云南红塔集团的上级部门中国烟草总公司给出批复,以“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由,拒绝了此次股份转让交易。在2013年12月5日的开庭中,双方没有达成协议。
判决结果为,云南白药股权依旧归红塔集团所有,作为投资者的陈发树只能获得由红塔集团退还的本金22亿元及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而陈发树此前一直主张的、除本息之外的投资收益,则最终与他无关。
云南白药早前曾表示,陈发树与红塔的股权纠纷,虽历时较长,但只是股东层面的纠纷。“对公司生产经营没有影响。”
■ 云南白药大事记
●2010年12月 云南白药被爆出根据美国FDA的要求公开配方。作为国内仅有的两个国家级保密配方的品种之一,引起国内舆论哗然。云南白药回应称“做法并无不当”。
●2012年底 四川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