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单独二胎”在济南的落地,一大拨二孩妈妈的到来也为母婴市场带来了潜力和商机。不过记者发现,母婴实体店并没有如预料的那样火爆。尤其是随着一些电商进驻母婴市场,以及微博、微信圈母婴代购的兴起,80后、90后年轻准妈妈们购物渠道增多,致使母婴用品实体店受到冲击,母婴市场也不再集中于某个平台,而是被逐渐分流。
随着“单独二胎”在济南的落地,一大拨二孩妈妈的到来也为母婴市场带来了潜力和商机。不过记者发现,母婴实体店并没有如预料的那样火爆。尤其是随着一些电商进驻母婴市场,以及微博、微信圈母婴代购的兴起,80后、90后年轻准妈妈们购物渠道增多,致使母婴用品实体店受到冲击,母婴市场也不再集中于某个平台,而是被逐渐分流。
网购第一单就是母婴用品
“连我这样的原始人都网购了,我身边的妈妈们没有人不网购的。”说这句话的是28岁的白领刘女士。她的这句话,也说明了如今网购母婴用品的普及性。
刘女士之所以被朋友称为“原始人”,是因为在怀孕前她从来没有网购过。她在淘宝上下的第一笔单,就是待产前准备的束缚带。从“原始人”到现在的“网购通”,刘女士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现在,从孩子的尿不湿到玩具,再到孩子的“家具”,如餐座椅、婴儿床、小推车,刘女士都会从网上解决。
一项调查显示,女性网民是网络购物的活跃人群,在网购用户中高于男性网民,占据近七成的份额。特别是在网络中成长起来的70后、80后年轻母亲,她们选择网购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网购价格便宜、省时便捷。
“现在小孩的东西太贵了,买两三件一个月工资就没了,平时生活费就不够用,再加上为宝宝准备的,真是囊中羞涩。”85后准妈妈方女士说,刚进入社会没几年的他们并没有多少存款。刚开始从网上买东西时也有点担心,毕竟是给宝宝用的,质量马虎不得,而买多了发现并不比实体店差,价格还能便宜不少。但是他们基本都光顾熟悉的几家店,很少尝试新店铺。
“二孩”落地没带火实体店
相对于网购的火爆,实体店里相对冷清。即使是二胎政策催生了一大拨准妈妈,实体母婴店却没有相应出现“繁荣”景象。母婴用品店,客流不仅被网店分流,集中扎堆的现象也更给他们带来了竞争。
昨日,记者走访济南各大母婴用品店,发现医院门口尤其是妇幼类医院门口母婴用品店一家挨一家。在一家医院的周边地区,记者数了数,母婴用品店竟然达34家之多。各种家政、月嫂、起名公司、月子汤、育婴师、孕婴摄影等一应俱全。但这些母婴用品实体店,生意也是“冰火两重天”。记者发现,一些卖奶瓶、奶粉、奶嘴等母婴日用品店,客流量相对多,生意不错。但一些孕妇服装店、婴幼儿服装店等则相对冷清。
如今的网络平台,也在被逐渐分流。“妈妈们常去的网店都是固定的,比如我,就是买玩具一家、衣服一家,孩子的‘家具’一家,我选的网店都是朋友推荐的。”市民赵女士说。并且,为了省时间,她们的购物习惯一般为“批量”购物,购物的频率并不是很高。
从2013年来,电商也渐渐进驻母婴市场,对网店经营者来说更是一种冲击。前几年京东只卖3C产品、当当只卖图书,现在都发力母婴市场。再者,一批80后、90后辣妈级“网络红人”的出现,他们推荐、销售的有不少是新潮的东西,如亲子装、护肤品、婴儿新品等,粉丝的捧场也使得部分母婴用品市场被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