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白酒市场“遇冷” 酒企发力但前途未卜
摘 要:不到下午六点,北京西站附近一家茅台专卖店便早早关了门。“每年中秋节都是白酒销售旺季,店通常要开到很晚。今年没什么人来,我们就早点关门下班了。”老板乔女士一边拉下卷帘门一边对记者说。
持续,整体情况仍不乐观。
从半年报来看,大多白酒企业总体销量依然略有增长,但收入、毛利下滑,主要是高端白酒销售量持续下滑。
调整战略,酒企瞄准大众市场
为此,众酒企在努力降低成本的同时,尝试调整经营战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酒纷纷降价,同时众酒企瞄准大众市场,发力中低端产品。
剑南春推出以剑南头曲系列、绵竹老酒系列为主的十多款腰部和腿部价位产品,终端价格从十几元到两三百元不等。包括五粮液、酒鬼酒在内的多家白酒企业也将推广大众消费白酒产品作为今年的营销重点。
酿酒专业出身的潘雁群如今是老白干的品牌运营商,从事白酒行业20多年的他2012年加盟老白干,联手开发大众酒。“在2012年底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出台之前,老白干并没有在大众酒上下多大工夫,直到去年高端酒销售严重受阻,才开始重视对大众酒的开发。”
据潘雁群介绍,目前老白干已推出了七八个系列大众酒,并将其中的“大、小青花”及“博弈”两个系列大众酒的推广定位为“1+1战略”。2013年上半年,老白干成立大众酒事业部,开始大量投入,推广大众酒。
今年5月28日,老白干再发公告,宣布注资2000万元人民币,成立旗下品牌管理公司,帮助公司及时掌握时尚潮流的前沿信息,进一步推动并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除一窝蜂推出系列大众酒外,老白干同时力推青春、时尚小酒,今年刚上市的主打白领市场的“白小乐”销售额已达三四千万。
“外部形势像一记当头棒喝,迫使白酒大佬们反思,传统白酒的出路在哪儿?”潘雁群发现,各酒企开始盯住80后、90后这个群体,给传统白酒注入时尚元素,打开年轻一代的消费市场。
前景未卜,名酒经销商拒子女入行
为突围困境,抢占市场,酒企纷纷自降身段。
6月16日,贵州茅台宣布在县级行政区等空白区域市场新增经销商。据了解,新代理商的进入门槛大幅降低。之前要花6000万元才能得到的特约经销权,此次仅需最低800多万元即可获得。截至8月底,来自全国各地的79家县级经销商与茅台签署了在县级市场开设专卖店的协议。
银基集团副总裁、资深白酒营销人士贾霆认为,这种降低门槛的扁平化招商是一种趋势,“原来茅台加盟者动辄要花上千万才能做一个茅台专卖店”。从前大商一级一级代理下去的模式,有高利润支撑,而现在利润空间缩小,大商又积压了不少存货,积极性降低。茅台为了实现上市公司的业绩,必须降低门槛。只有扁平化招商,让小商也有利润空间,才能实现发展。
互联网也是酒企寻觅的另一条出路,8月29日,贵州茅台宣布,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决定出资人民币2500万元投资设立茅台集团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有近百家酒企在58同城、1号店、京东等电商网站上开辟了网络销售渠道。
泸州老窖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康运策近日透露,泸州老窖正在推出基于互联网需求的产品,扩大在电商领域的布局。而尝试电商新渠道也成为水井坊2014年布局的重点领域之一。
然而在许多经销商看来,至少目前,还未看到酒业调整所带来的光明前景。
中秋节临近,烟酒店的老板们却没能感受到往日节日的热烈气氛。对一些地方酒企来说,从销售终端收钱成为一件难事,“货卖不出去,钱收不上来”。一家石家庄烟酒店的老板向记者抱怨,厂家派来收账的业务员比顾客还多,“往年快到中秋节的时候,会有很多人买酒、送卡,今年感觉没什么动静”。
而北京茅台专卖店的乔女士则
- 白酒市场中秋节遇冷 经销商称不要再进入该行业(2014-09-09)
- 品牌白酒大打“价格战”(2014-09-05)
- 白酒企业告别过度包装 酒企扎堆互联网定制酒(2014-09-04)
- 中高端节前“价格战”百元白酒最受宠(2014-08-29)
- 白酒公司中报业绩连连失利 高档产品销售下滑(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