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网订购机票、收到“航空公司”发来的“航班取消”短信、拨打短信提供的客服电话、对方要求到ATM上操作退款——整个骗局环环相扣,过程“流畅”,而且骗子能准确地说出你的姓名、航班号、航班时间。
面对客户的质疑和诘难,航空公司和代理商都尽力撇清,但似乎都百口难辩。那么旅客订票信息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泄露出去的?目前还只能从警方破获的一些案件中窥见端倪。
今年5月,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警方远赴海南儋州将一“机票改签”诈骗团伙抓获。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其是从网上特殊渠道搞到了旅客订票信息,然后以每条15元的价格买下,定向实施诈骗。
今年8月,深圳市也开展了打击机票改签类诈骗专项行动,据专案组抓获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交代,有人可以登录一个数据平台查询到订票客户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层层转卖。
深圳市警方相关工作人员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为了查明泄露信息源,专案组深入调查了民航信息的管理,约谈深圳民航××有限公司。该公司有一个专门的数据平台,掌握着各大航空公司的订票数据。在调查中,警方发现,民航信息管理权限逐级下放,没有严格管理。其时,警方已要求该公司向总部报告,强化对订票乘客数据特别是联系电话信息的管理。
前述业内人士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只能说,深圳这个案件是由于管理权限逐级下放所致,而并不能推导出其他航班旅客信息泄露也是由此引发。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为杜绝频繁发生的信息泄露现象,今年10月22日,民航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打击防范非法侵入民航信息系统犯罪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近段时间以来,民航信息系统遭到多种形式的非法利用,民航总局将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
律师质疑中航信电子售票系统
尽管深圳警方并未透露涉案民航公司的全称,但一位业内人士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目前国内能够掌握各大航空公司订票数据的只有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信”)。
公开资料显示,中航信是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旗下的企业,目前国内除了民营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外,中国大陆的航空公司都使用中航信的订票系统。其官网信息显示,其目前服务30多家航空公司以及7000家机票代理人,中航信通过发放配置和提供信息收取费用。
事实上,去年航班改签短信诈骗事件频繁见诸报端时,有业内人士就曾推测是否为中航信系统被滥用。为此,中航信新浪官方微博曾给予坚决的否认,称自己对信息保护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法治周末记者也曾试图联系中航信,但中航信工作人员称,公司在APEC会议期间放假,因此无法给予答复。
其实在2010年,中航信曾在全国范围内清理过违规外挂机票销售平台,不过截至目前,黑票代非法接入中航信系统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根治。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春泉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春秋航空外,所有中国民航企业的中航信电子售票系统对信息保护的设计不合理,不能充分满足法律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要求,可能是泄露个人信息的源头之一,也是机票诈骗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春泉呼吁,中航信应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对系统和业务流程进行法律审核,落实法律保护个人信息的要求,对代理商权限重新进行合理的设定,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当然,这些建议,刘春泉认为也同样适用于各航空公司和携程、去哪儿网等机票销售平台企业。
“保护个人信息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特点和业务流程完善系统的设置,而在软件系统设计方面,目前普遍缺乏精通业务的法律专家深度参与。”刘春泉说。
“一些特殊旅客出行信息的泄露,甚至会牵涉到国家安全。”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