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于空调业来说,这个冬天不太冷。对于有空调购买需求的万千消费者来说,则更可谓迎来了“冬天里的春天”。
对于空调业来说,这个冬天不太冷。对于有空调购买需求的万千消费者来说,则更可谓迎来了“冬天里的春天”。
11月24日起,在江北第一城市党报——《济南日报》头版,一则主题为“格力‘敬候’”的整版启示广告,高调宣告让全国空调界战栗的格力“大惠战”启动。据悉,这是格力首次全国性推出“定频换变频,尊享1赫兹,立减1000元”大型惠民活动。
更省钱,就可买到用起来也更省钱、更舒适的变频空调,何乐而不为?
一时间,亿万民众翘首以待,而业界一些竞品则五味杂陈:流着口水跟风?恐实力不济又怕无力接招;只做看客?确实咽不下格力与民众你侬我侬的空前狂欢。
于是乎,互联网上各种说法纷纷涌现,“清库存说”、“董明珠要赢小米十亿赌局说”、“冲刺年度指标说”、“市场遭遇天花板说”……一场基于眼馋而衍生的口水仗,由此甚嚣尘上。
其实,竞品的目的不难理解,通过此举,抹黑格力,误导部分网民,以便谋取格力让利后更趋减少的市场余额。
就像民间的那句老话,“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以诽谤格力遭遇销售天花板的说法为例,消费者只需要检索一下,就可发现,当年格力年销售额200亿时,“天花板说”就已经是竞争品牌攻击格力的噱头、道具。对此,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曾有言:“谈论格力遭遇销量天花板,已经快有十年了。如今1200亿,还是说有天花板。”
在生产和销售策略上,格力始终坚持品质为先,只卖“买着‘贵’但用起来不贵”的空调,终成业界“一哥”。彼时,一些竞争品牌就攻击格力定价过高;如今,格力倾情惠民、让利市场,份额远在格力之后的部分竞品,则又祭出格力“清库存”的说辞。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的就是真的。君不见,在这个冬日,虽触眼所及的满是空调大战的信息,卖场里也多是以格力为抹黑对象的竞品导购,但似乎只有格力的专卖店、专柜订单如雪花般落袋为安?根据格力市场部门的初步数据统计,24日、25日,“大惠战”开局前两天,格力空调销售就火爆异常,无数格力的粉丝们纷纷认筹,“销售之盛况甚至好于黄金周开局期”。
正如“格力‘敬候’”的主题告示所言——“敬告同行们少说多做”,不实实在在地拿出巨额经费研发核心科技,不认认真真地研究自己品牌定位的市场销售策略,只能被市场慢慢遗忘或抛弃。倘若只是口水纷飞,这,非但解不了销量之渴,还恐因总是忽视对自己顾客需求的重视,而在冬天里的市场上,感受甚于气温的寒冷。
围观空调大战,要查其言、观其行,唾沫星子横飞的,注定不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