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响当当:P2P平台风险“兜底”很难吗?
摘 要:当下的P2P平台为争夺用户流量可谓是心机费劲,在铺天盖地抢占各大媒介平台争取露脸机会方面当真是烧钱无数,比起当年电商领域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的阵势,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
当下的P2P平台为争夺用户流量可谓是心机费劲,在铺天盖地抢占各大媒介平台争取露脸机会方面当真是烧钱无数,比起当年电商领域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的阵势,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及至今天,在P2P行业历经7年之久的野蛮生长期后,相关的行业监管政策即将呼之欲出,网贷投资人也在一路不绝于耳的跑路、诈骗、兑付难类行业负面新闻中渐渐成长,在选择P2P平台进行投资理财时愈发变得理性。面对这些变化,目前的P2P行业也开始悄无声息地从“拼背景”向着“拼风控”的理性发展方向演变。
关于平台风险兜底的风控举措,目前已被越来越的网络投资人重视。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而言,他们自然是希望网贷平台能够对其资金安全进行风险兜底,这样他们便可不用再提心吊胆的担心平台一旦出现问题而影响到自身本息收益了。可是对于平台而言,提供风险兜底本可以成为在目前规模越来越大的网贷市场中竞争客户的利器,但一旦兜底成为一种行业常态,平台反而会受其制约,倘若某一天有哪家平台率先提出不兜底时,可能会短时间内几乎丧失掉全部投资人用户,当平台还款没有保障时,本身具有趋利避害性质的网贷理财人还会愿意投资吗?
事实上,目前虽然有很多平台打出对投资人资金安全进行风险兜底的口号,也仅仅只是停留在一句口号上面,除非像行业巨头陆金所那样,背后有实力强劲、资本雄厚的平台集团做背书,当平台面临一些坏账问题时有能力对投资人实现兜底的承诺,否则,在面对实际问题发生时,一般实力的平台根本凭空喊出的兜底承诺,最终也只会变成假大空的一个口号。
兜底其实是网贷行业内探讨的“打破刚性兑付”的概念,所谓刚性兑付,指项目产品发生兑付困难时,公司需要兜底处理,即从投资者手中回购债权再自行处理。这一过程实际是将风险从投资者身上后置到平台身上。而打破刚性兑付,则是当项目产品发生逾期时平台不再选择马上兜底,而是根据流程走,不论是拍卖抵押物还是其他手段,最终再将处置所得资金归还给投资者。这属于风险前置。无论风险是前置还是后置,当一个项目尽职调查完整、抵押物足值、风控措施到位,理论上来说风险都是可控的。而且即使一个项目发生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平台上其他项目和整体运营。
由上面刚性兑付的概念及解释可以看出,平台的业务模式对于投资人资金安全的保障至关重要,有实物抵押担保的理财标在实际问题出现时,比起那些仅凭信用的理财标会更安全。目前,整个P2P网贷行业非常缺少能够提供大量优质业务量的精品平台,缺少有足够风险承受能力的实物抵押担保类理财产品,但也不能否认这样的平台是可以存在的。将传统典当行业与新潮互联网金融实现跨界融合的响当当平台,便凭借着极具典当特色的实物抵押担保业务模式和千家典当资源整合实力,为广大网贷投资理财人士带来具有实物抵押担保的优质债权金融实标。
在P2P网贷市场还未成熟、P2P平台信息还不透明、投资者还不能理性看待风险、监管政策还尚未出台的行业大环境下,响当当平台此类具有实物抵押担保、典当行承诺风险变现的风控模式,无疑对于广大投资人来说具有极大诱惑力,也是更接近于投资人所理解的平台兜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