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铁锤的奇迹

http://www.e23.cn2015-10-12舜网

    摘  要:共青团济南市委对口帮扶张铁匠村,借助创客思维采取电商扶贫新模式,重新挖掘张铁匠文化,注册张铁匠商标,老铁匠亲自参与手造的张铁匠铁制品公司向世人重现精品。

  导读:商河张铁匠村打铁的技艺代代相传,历史上不乏善于研究钻研、技艺高超的铁匠师傅,他们在铁匠行当中称魁夺冠,远近闻名。共青团济南市委对口帮扶张铁匠村,借助创客思维采取电商扶贫新模式,重新挖掘张铁匠文化,注册张铁匠商标,老铁匠亲自参与手造的张铁匠铁制品公司向世人重现精品。

  鲁北盐碱地平原上有一个仅有41户人家小村庄,叫做张铁匠村。由于村里耕地盐碱度高,难以灌溉,耕地产出低,全村无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无集体收入,甚至没有一条硬化道路。

  2014年,济南团市委对口帮扶贫困村,走进商河张铁匠村,却意外发现,该村有一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技艺——精于打铁。当年,许多村民带着一把钳子、一把锤子,足迹遍及上海、南京等地,甚至远赴日本。但后来该产业逐渐衰微。

  原来,张铁匠村打铁的技艺代代相传,历史上不乏善于研究钻研、技艺高超的铁匠师傅,他们在铁匠行当中称魁夺冠。清末民初时期,就有一位年轻的张铁匠,剃个秃顶,锃明瓦亮。他打铁从不像其他铁匠师傅们那样反反复复的敲打,他看好了手里的活就对你说,他能用几锤把它打好,能用七下的毫不使出第八下。他每一次下锤,那铁便会变个样,等到他指定的那一锤下去,那块铁担保能打成有尖有刃、厚薄适中的铁器,让主人得偿所愿,无可挑剔的拿走。他打出的菜刀斧头尖利无比,镰刀锄头等农具也都轻重恰到好处,使着顺手。人们都忘了他叫什么名字了,也都懒得记,只是唤他一声“张铁匠”。

  “祖宗留下的珍贵技艺怎能失传!”看到清代模具做出的古朴锡壶,惊艳了帮扶组。济南团市委针对这一现状,与村“两委”研究制定了符合该村实际的帮扶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张铁匠”这一反映该村历史特点内涵的文化符号做文章,将古老的打铁产业嫁接到互联网经济,确定“铁艺+文化+网络”的发展定位。于是,张铁匠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和张铁匠手造工坊网店华丽丽诞生了!咱贫困村祖辈相传的宝贝,有了自己的注册商标!老铁匠们欢欢喜喜的重新拿起那把“传奇的铁锤”,承匠心,唯匠心,续写传奇铁匠的故事。

网络编辑:颜甲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