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 请看紧电子钱包

http://www.e23.cn2016-01-08都市女报

    摘  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银行因省时、便捷的特点深受年轻人喜爱;但是,便捷的同时也难免存在安全隐患。临近年关,小偷的心思也日渐活络,不少人的电子银行遭袭,稍不注意便会造成财产损失,市民王勇(化名)近日就遭受此骗。

  女报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银行因省时、便捷的特点深受年轻人喜爱;但是,便捷的同时也难免存在安全隐患。临近年关,小偷的心思也日渐活络,不少人的电子银行遭袭,稍不注意便会造成财产损失,市民王勇(化名)近日就遭受此骗。

  1月5日,济南市民王勇收到了一条来自“95555”的短信。短信内容显示:“招行紧急通知:您的手机银行于今日失效,请立即登录我行网址wap.cmbgcy.com重新补录验证,逾期银行卡作废处理”。收到此条信息后,王勇随即打开短信中的网址,根据提示输入自己手机银行的相关信息,没多久,他招商银行卡内的钱全被转移。

  “千万别信,同事被骗了。”得知王勇被骗的消息后,刘女士马上在自己的微信亲子群里进行了转发提醒,“好像打开这个网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卡里的钱就全没了,都被转到另一个账号里去了。”刘女士的提醒,引发不少奶爸奶妈的关注。

  “一年的积蓄都存在银行卡里,如果不小心被盗了,可真闹心。”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因为手机能随时上网,且携带方便,自己在手机上下载了手机银行,用来转账或网上消费实时支付等,“现在的小偷不乏通讯高手,网络和电子产品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往往存在隐患,我们在使用时看来得多加留心。”

  手机银行无过期或失效一说

  招商银行客服专员说:市民如果收到类似的短信,千万不要点击。“手机银行没有过期或失效一说,收到这种短信不要轻易点开,更不要输入卡号和密码。”该名客服人员表示,市民之所以会收到来自“95555”的短信,是因为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模仿银行官方客服号码,向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手机发送诈骗短信,进而引导收到短信的人上当受骗。客服人员提醒,如果收到来自银行的短信,要根据短信内容做出判断,谨慎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收到这种短信,最好先跟银行核实一下,以免受骗。”

作者:韩晓凤   网络编辑:张晓艳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