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从今日开始针对跨境购的母婴商品征收11.9%的关税,亲要承担的费用=(商品售价+邮费)*11.9%。”近日,淘宝网某知名品牌官方海外旗舰店在顾客须知最后一条新增加了这一条款,凡购买进口该品牌纸尿裤的将缴纳11.9%的税,而该店母婴产品价格标注方式也均改为“不含税价格XXX”,当顾客下单付款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商品含税后总价。
4月8日起,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新政策及行邮税调整正式开始实施。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从今日开始针对跨境购的母婴商品征收11.9%的关税,亲要承担的费用=(商品售价+邮费)*11.9%。”近日,淘宝网某知名品牌官方海外旗舰店在顾客须知最后一条新增加了这一条款,凡购买进口该品牌纸尿裤的将缴纳11.9%的税,而该店母婴产品价格标注方式也均改为“不含税价格XXX”,当顾客下单付款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商品含税后总价。
4月8日起,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新政策及行邮税调整正式开始实施。跨境电商零售(企业对消费者,即B2C)进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原来的50元免税额度被取消。行邮税税率也同步调整。跨境电商告别“免税时代”,其中受影响较大的是母婴产品,奶粉、纸尿裤价格上涨,部分商家已开始执行税后新价格。
在新政开始执行后,跨境电商受到什么样的冲击?海淘免税时代真的终结了吗?行业是否面临洗牌?面对进口商品涨价,众说纷纭,甚至有的商家乘机大肆渲染要涨价的消息,鼓动消费者囤货。但专家表示,即便税收新政可能会造成成本上升、价格上涨,但这个行业长远来看,依然具有庞大的利润和市场空间,国家的税改新政有利于跨境电商走向规范化发展。
新政
取消税额50元以内免税的政策
3月24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宣布自今年4月8日起,我国将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取消了税额50元以内免税的政策,并同步调整行邮税政策。
按照现行规定,我国对个人自用、合理数量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按照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普遍低于同类进口货物的综合税率。而且,如果行邮税缴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含50元)的,还可以免征。但是新政对上述进口税收政策进行了很大的调整,从4月8日起,对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全部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此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比原来行邮税政策中的单次交易限值1000元多了一倍;同时设置了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
据了解,行邮税是指海关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因为行邮税只是针对个人非贸易性进口物品的征税,主要包含增值税和消费税两种。主要征收对象是入境旅客人员带的应税行李物品,个人邮递货物和其他方式入境的个人物品等。
调查
进口母婴用品价格上涨较明显
税改对消费者直接的影响就是部分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记者走访沈阳几家进口食品超市以及登录各大进口商品网站咨询,部分商品价格已经“动真格”,其中母婴用品价格上涨较明显。
最明显的是奶粉、纸尿裤等热门母婴快消品类,按新税制计算,税率涨幅约11.9%。在天猫一家网店,一包花王纸尿裤标注税前价格124元,而实际购买税后价格是138元。澳洲进口贝拉米有机婴儿牛奶粉2段不含税标的价格是430元,实际付款进口税含运费税需多花51元。一家销售澳洲原装进口VITALIFE维纯鲜牛奶的商家,竟直接在网店商品链接图片上公告:“由于不可控制原因,跨境液体牛奶暂时无法销售,可能临时下架,之后无法为亲们提供优质的澳洲乳制品还请亲们多多理解,且看且珍惜。”进口母婴用品在这次税改制中价格受到影响最大。
记者注意到,新政调整行邮税后,个人海淘的大部分商品也将面临价格上涨。变化最明显的要数原来的第三档高尔夫及球具、高档手表,此类商品原来征收税率30%,税改后与原来征收50%税率的烟、酒、化妆品合为一档,征收税率为60%,高出一倍。
“本来进口奶粉、纸尿裤价格就价格不菲,现在又涨价感觉有点接受不了,可能会部分改用国产货。”一位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评价时吐苦水。
京东全球购总经理邱煌认为,由于4月8日税制的调整,会使得跨境电商平台的一些商品产生价格变化,大部分跨境电商平台的产品价格会有所提高,价格的变化短期会冲击消费者的心理。
应对税费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很多商家也想出办法刺激消费。比如花王纸尿裤推出聚划算活动,即使消费者需要缴税,但价格与之前几乎相差无几,也有的商家自己承担税费,所售商品并未提价。
沈阳一家进口商品超市负责人赵经理就表示:“我们超市进口食品价格几乎没有变化,我们公司有自己的一套商业模式,提供从品牌、定价到售后服务等全链条解决方案,几乎取消了所有中间环节,所以即使税费上涨,公司销售的商品也不会涨价。”
提醒
消费者不必跟风囤积促销品
15罐分段奶粉、50包婴儿不同阶段纸尿裤……近半个月以来,年轻的赵女士一直在疯狂囤货,因为网上电商搞的各种大促堪比“双十一”,尤其进口商品涨价言论满天飞。
记者发现,包括天猫国际、唯品会、网易考拉海淘在内的知名跨境电商今年早早借税改由头开始春季促销活动,硬是把往年的三、四月销售淡季变成了旺季。
多数商家的活动噱头都是:国家执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促销是最后疯狂,号召消费者趁最后几天免税“囤货”,将来缴税后价格会上调。
网易考拉海淘推出“税改大清仓”限时促销;唯品会旗下的唯品国际打出“税改倒计时抢购”广告,对澳洲、日、韩等国家的商品进行促销闪购;天猫国际以“税改提前囤”专题设置母婴、保健品、美妆、食品、电器等分会场,拉开全线促销;表现较为“冷静”的是京东、亚马逊。京东全球购频道近两天推出海外保健品“税改囤货”优惠,亚马逊的海外购、国家馆频道没有与税改有关的促销。
“本来不想买,可看见满屏促销宣传心痒痒就控制不住手。”赵女士说,疯狂囤货后,家里一间储藏室被占去了大半,现在有点后悔,因为税改后价格涨幅并不大,尤其很多商家名为涨价,实则价格前后没太大变化,商家通过其它活动将价格维持在原来的价位水平,而且囤货,比如奶粉很可能有超过保质期风险。
也有的消费者认为囤货很划算,“进口商品涨价已成定局,趁税率真正调高前囤些必要的商品还是能省一部分钱的。”陈小姐在进口电商大促期间主要囤积的是进口化妆品,她一共囤了价值两千多元的品牌化妆品。
沈阳进口商品超市负责人赵经理认为,盲目囤货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并不是所有商品都涨价。记者了解到,本次税收新政对于不同品类的商品造成的影响大不相同,其中母婴、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类过去几乎免征,今后所缴税额必然增加。以奶粉为例,以前通过跨境电商“海淘”500元的奶粉,按照10%的行邮税税率,要交50元的税,但由于没有达到起征点,所以实际上不用交。但以后不管买的奶粉价值有没有超过500元,都要交增值税。奶粉增值税税率是17%,打完七折就是11.9%,因此买500元的奶粉相对于以前要多交59.5元的增值税。也就是说,过去海淘6罐奶粉的钱,现在只能买5罐。化妆品类浮动很大,中高端的可能下降。不过,因为护肤品的行邮税税率高达50%,但增值税税率只有11.9%,新政实施后比以前可以少交38.1%的税。考虑到护肤品价格一般都比较高,所以“海淘”护肤品其实是更划算的。
“新税率实施后,主要影响的是原先走免税区间的商品。如行邮税低于50元的食品、保健品、奶粉、纸尿裤以及100元以下的化妆品等。”业内人士提醒,这部分商品税收增幅约为20%~30%。
影响
代购行业受冲击最大风险加大
“本人正在日本,现场直播日本药妆,有需要的在微信给我留言。”小安是做日本化妆品代购的,她经常从沈阳飞到日本后在微信群中直播展示日本化妆品,接受消费者预订,她当场购买,然后她拖着装满了四五个行李箱的化妆品回国分邮,今后这种“人肉”代购方式可能行不通了,或者风险加大。
关于跨境电商税收新政,最吸引公众眼球的是几张网络流传的图片:画面拍摄于机场,上面是几个打开的行李箱以及散落在周围的大量物品,与图片同时出现的,还有关于海关进行逐个行李严查以及翻看旅客手机的文字内容。一些来自各大社交平台的消息则显示,上海浦东、北京首都等机场检查格外严格。画面上被开箱检查的乘客,携带了超量化妆品从首尔入境,在上海浦东机场海关被查获进行清点。她携带的4个行李箱,共装有价值2万多人民币的彩妆和价值1万多人民币的护肤品,并且无法提供发票。
虽然后来上海海关澄清并不是对所有旅客都会开包验货,只是抽查,但对于代购商家来说,这种踩着点子干的行当还是风险太大,一旦被查扣,损失巨大。
另外,据一位资深代购人士表示,从去年10月开始,海关的抽查就已经变得更加频繁,甚至能达到接近两箱一查。代购们的好日子在短时间内看来是到头了,此前奶粉、服装等产品之前有免征额可以通过拆小包裹寄往国内实现合理避税,如今这种办法已经行不通,而“人肉”走货的免税货值仅有5000元,且要证明合理自用,走货成本太高。这位资深代购人士表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再从事代购业务了。而多数代购的商家并不会真的就放弃利润可观的代购行业,只是在风口浪尖时,处于观望状态。
波及
出境游购物团过海关时被严查
这种开箱验包的检查也波及到了出境游。这几天,大量出境游团队游客在回国过海关时被严查,有时整个团队都要过X光,对可疑的行李马上进行检查,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商品需当场交税。
这个检查当然不是针对购物自用的游客,而是针对那些“人肉”代购者,可其中也有很多游客因购物金额超过5000元而交税。这样一来,海外的地接旅游业者就非常害怕了。因为日韩旅游很多低价团都是靠海外地接导游“买团”进行,他们的收益要靠游客购物“返利”获得,一旦严查,将大大打击游客的购物欲望,冲击到那些出国购物团。
以后怎样海淘才划算?与跨境电商无法享受50元免税额不同,新政出来后,个人海淘仍可以按行邮税计征,税额50元以内继续免征,但行邮税税目从四档(对应税率分别为10%、20%、30%、50%)简并为三档(15%、30%、60%)。按行邮税分类,15%税率的商品包括计算机、照相机、食品、饮料、玩具、游戏品等,可享受免税的直邮商品金额是333元,个人“海淘”仍然比较划算。30%税率的商品则包含衣服、自行车、摄像机等,可享受免税的商品金额只有166.67元,假设购买1000元的商品,个人“海淘”需要缴纳的税费是300元,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需要缴纳的综合税率是17%的增值税,单次购买2000元以内免除关税,综合税率还能打七折,即实际税率为11.9%,交的税是119元,比个人“海淘”少交了181元。对于税率为60%的烟酒、化妆品、手表等商品,个人能买到的免税商品金额是83元,如果超过这一金额,个人海淘不划算。如果你是出境旅游购物归来,根据规定,个人入境商品总值在5000元以下的,依然可以免税放行。
预见
跨境电商行业将会进一步规范
虽然税改导致部分进口商品涨价,很多行业受到影响,消费者购买商品也需多花钱,但税改相当于国家以立法形式承认跨境电商合法地位。长远来看,税改的出台是对跨境电商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原来靠逃税存活的中小型贸易商可能被淘汰出去,一些大贸易商会整合,跨境电商面临洗牌。
“这个行业的无序竞争到头了,政府会一手抓促进,一手抓规范,未来政策着力点就是以规范为主。”辽宁电子商务协会负责人廉副秘书长表示,政府应该顺应市场,企业也应该顺应政策,共同把跨境电商做好,国家对跨境电商执行新税改制是大趋势,将来也会有一整套针对跨境电商的政策和体系设计,为这个行业未来规范发展做政策保障,过程一定是曲折的,结果是好的,企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外,很多跨境电商平台负责人也认为,新政策意味着跨境电商行业从国家层面被认可,将进入规范发展阶段。这将规范一些完全靠价格竞争或者灰色途径进口的企业,并可能加速行业的洗牌。跨境电商平台或许将进入更惨烈的资金比拼阶段。新税实行当日下午,一些跨境电商开始对特定产品进行包税,并许诺在短时间内承担税改成本。“现在贴钱可以把一些小的跨境电商平台挤出这个市场,这就是事实。”一位实行包税的跨境电商平台内部人士表示。
即便税收新政可能会造成成本上升、价格上涨,但这个行业长远来看,依然具有庞大的利润和市场空间,没有人会轻易放弃。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尤其中国消费者海购需求增长已不可逆转。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当价格优势减少后,如何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提升物流体验将成为跨境电商巨头的博弈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