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中政协委员读国家博物馆

http://www.e23.cn2016-06-13中国铁岭网

    摘  要:博物馆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改建和扩建工程由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事务所担纲设计。

  博物馆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改建和扩建工程由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事务所担纲设计。

  总面积1919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设计:曼哈德•冯—格康和斯特凡•胥茨,以及施蒂芬•瑞沃勒和多莉丝•舍弗勒方案调整阶段设计:曼哈德•冯—格康和斯特凡•胥茨,以及施蒂芬•瑞沃勒

  项目负责人:马提亚斯•魏格曼,以及帕特里克•弗莱德

吕建中政协委员读国家博物馆

  方案设计人员:Gregor Hoheisel,Katrin Kanus,Ralf Sieber,杜鹏,董春嵩施工设计人员:鲍威, Johanna Enzinger,Anna Bulanda-J.,孔晶,Andreas Goetze,郭福慧,Mulyanto,陈悦,郑昕,高华, 邢九洲,Helga Reimund,Tobias Keyl,Christi-an Dorndorf,Annette Loeber,Verena Fischbach,姜琳琳,刘焱,Mehrafarin Ruz-behi,Yoko Uraji,韩露,夏琳,田江海,Uli Bachmann,Ajda Guelbahar,Iris Belle,Sabine Stage

  中国合作设计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

  业主:中国国家博物馆

  设计开始:2004年

  设计调整:2005年

  奠基:2007年3月17日

  建设周期:2007年—2010年

  德国建筑事务所gmp architekten最近完成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设计,gmp的方案在这次国际竞赛中获胜。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首都北京,这个方案的初衷是要将原有博物馆建筑和新建筑结合起来,尽量不要破坏原有建筑风貌,在此基础上将新与旧,当代与传统有机的融为一体。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毗邻故宫和人民大会堂。新设计的建筑在尺度与形式上都与周边环境相呼应。

吕建中政协委员读国家博物馆

  外部

  在进入西大门之前,先要经过一个宽敞的庭院和大台阶,一排修长的柱廊支撑着突出的大屋顶,建筑师在屋顶的设计上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建筑屋顶的叠加退阶设计借鉴了紫禁城殿宇重檐庑顶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天安门广场建筑屋面样式,但其局部细节与建筑材料均富有时代特色。此外,保留建筑极具代表性的柱廊和开窗也经由现代的建筑语汇得到了重新演绎。

  高大的立柱和外挑的檐营造了庞大的空间感,置身其中仿佛自己被缩小了。

  内部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场、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吕建中政协委员读国家博物馆

  流线

  国博交通非常明确,只要人们一走到中央大厅,可以立刻辨清方位,可以看到不同的空间和空间之间是比较宽敞,而且有渗透的感觉。不像一般博物馆压抑,他的交通空间非常大。而且交通组织是非常简洁、集中,在中央大厅的南北两侧分别设计了交通廊,比如说室外的楼梯,扶梯都集中在这个位置,人们只要走到这一块肯定可以往上走往下走,不会走丢。

  特色

  整个建筑还有另外一个最大的特别就是飘屋顶,这个飘屋顶当时的想法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亚洲的建筑,特别是中国的古建筑,屋顶的悬挑漂浮的感觉最强烈的,想通过现代版飘屋顶跟中国历史做出呼应。新增加的屋顶这一部分来做一个非常细,非常薄的线。这个斜面更多的是考虑到结构构造的问题,因为砖头可以收的非常细,保证新建筑以非常简洁的形式和老建筑结合在一块。

网络编辑:张晓艳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