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换号了,敬请惠存”。先是以朋友名义通知换号,再要你“帮忙”。近日,有市民反映遭遇新型“换号骗术”:被骗子假冒自己,给手机里的联系人发短信,声称换了新号码,然后行骗被假冒者的朋友和亲戚。警方提醒,这仍然属于冒充熟人的电信诈骗,只不过又进行了“升级”,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市民群众的通讯录资料,冒充事主向其手机里的联系人进行诈骗。“换号了,最好跟机主证实下!”
“我是××,本人今起启用此新号码,原号码已经停止使用,敬请惠存,收到请回复,谢谢。”这是市民张女士日前接到的一条短信。
由于对方能准确报出老板姓名,张女士未作他想就把“老板”的“新号码”更新到通讯录。两天后,“老板”再次发来短信,要求张女士帮忙转账,并主动提出先将款项转到张女士银行账户。在张女士提供账号后,对方还发送网银截图证明款项已汇出。张女士见到截图便信以为真,将20000元转入对方指定账号,直到见到老板本人才发现被骗。
广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民警介绍,我们收到自称亲友更换手机号码短信后,一般会顺手保存,而不再另行核实。诈骗分子正是利用这样的惯性,找到下手的机会。不法分子会通过各种手段先行获取市民群众的通讯录资料,发送信息时骗子便能通过直呼名讳进一步降低事主防备。
揭秘:
多种渠道盗取好友名单
不少人疑惑:骗子是怎么弄到亲戚朋友的电话的?“盗取方法太多,太容易了”。猎豹移动安全专家李铁军说,盗取通讯录在目前还是很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大量网民对诈骗没有抵抗力,个人信息随便发,账号随便乱用,资料被盗用后用户根本就不知道。
另一方面,行骗者发个病毒装上用户手机,用户手机联系人里七大姑八大姨的联系方式就都有了。警方表示,比如,犯罪嫌疑人向他人发送含有恶意木马程序的短信、QQ消息,如“孩子成绩单、同学聚会照片、隐私照片、结婚请帖”等内容的短信,骗取对方点击木马链接。一旦点击,木马病毒就会在手机后台自动运行,运行后会读取手机通讯录,并将黑客指定的“我换号了”的诈骗短信向通讯录好友群发,再以你的名义向亲朋好友实施借钱诈骗。同时,有些骗子还会将这条短信以你的名义群发给你的所有朋友,诱导更多人上当。
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陆兆华进一步分析,诈骗分子获取亲戚朋友的电话的渠道有多种可能性,比如目前用户在使用一些手机APP的过程中,很多APP都会要求读取联系人权限,有些恶意APP还会偷偷非法上传用户手机的联系人信息而直接泄露。另外,用户在使用一些手机备份软件,有些是备份在服务器云端的数据,一旦账号密码泄露,黑客就可以直接下载获取用户的联系人关系链隐私。
他说,这些信息被整理之后,又通过黑市交易卖到了诈骗分子的手中,诈骗分子根据掌握的用户的通讯录资料,通过群发SMS短信的方式,借更换手机号码实施诈骗。
(薛松、李栋)
专家建议:
安装专业手机安全软件
记者从腾讯、猎豹等安全平台了解到,这一类诈骗与之前直接的“猜猜我是谁”的假冒熟人电话诈骗类似,以前是直接拨打电话,现在改用群发短信,在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迅速增长的趋势。应该如何预防此类诈骗呢?陆兆华表示,建议用户收到这一类信息之后,不要立刻保存新手机号码作为联系人,特别是非常熟悉的亲人或好友需要第一时间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与本人进行确认。与熟人之间涉及到直接的资金来往都要特别小心,不要没有多种方式确认对方身份,都不要轻易给对方转账。他建议广大用户安装专业的手机安全软件比如手机管家,可识别各种诈骗电话和短信。(薛松)
警方提醒:
换号了,最好跟机主证实一下
广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提醒市民群众:
1.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漏,不要在公共场所电脑及网络上通过QQ、微博、微信等留下自己以及亲友的真实信息;小心使用手机名片标注,以防手机丢失时联系人信息被骗子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