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月底,市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广州给出一份扎实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44.31亿元,同比增长8.0%,增幅与一季度持平,高于全国(6.7%)和全省(7.4%)的同期水平。
3。“双创”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围绕“互联网+”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较好。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
营收34.23亿
↑63.1%
1~5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扩张态势,营业收入达34.23亿元,增长63.1%。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网上商店零售额300.29亿元,增长23.9%,比全市社零增速(8.4%)高15.5个百分点。
全市新登记内资市场主体
金融↑1.3倍
教育↑84.8%
同时,全市“双创”活力逐步释放,创新创业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内资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5.6%;注册资本(金)同比增长38.0%。其中,金融、教育、文化体育娱乐、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技类新设内资市场主体分别增长1.3倍、84.8%、43.4%、34.9%和19.2%。
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经济质量效益多个指标呈现向好态势
对于广州上半年的经济走势,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分析,除了运行总体平稳外,质量效益、创新动能以及市场主体活跃都是主要特点之一。
从经济的质量效益来看,多个指标都呈现向好态势。除了财税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等保持增长,预计上半年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和10.6%。另一方面,广州的创新主体也在加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广州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179亿元,增长8.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量达3900件,增长31.8%。
市发改委透露,广州把降成本与优服务结合起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力争全年为企业减负705亿元,综合成本比2014年下降5%~8%。
三大战略枢纽高端资源集聚效应显现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围绕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目标,突出抓新动能,强化城市功能。在补齐创新型经济短板上,加快建设创新平台,认真落实先行先试政策,实施科技孵化器倍增计划;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短板上,广州加强优质交通供给,加紧谋划国铁、城际、地铁线网规划,推动编制和审查广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实施交通拥堵治理30条措施;在补齐公共产品和服务短板上,通过加快社会民生工程建设,30个重大社会民生工程已完成投资25.1亿元,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1.44万套,新扩建129所中小学,建立儿科人才队伍专项补助机制,95.2%的村卫生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市城镇职工医保从每病种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200元,困难群体、职业病等特殊人群医疗救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5万元。
目前,广州正处于迈向高端可持续发展的黄金期、窗口期和机遇期,三大战略枢纽的高端资源集聚效应正逐步显现,创新型经济正加快成长,引资引技引智成果正落地生效,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从产业看,6月份广州重点企业PMI指数为52.1,连续4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上;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增长3.5%,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显示工业基本面稳定。随着中远海运散货总部等龙头企业落户,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也有望加快增长。
该负责人分析,下半年,国家将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双创”等重大战略,促进新旧动能转化,为广州发展新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