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等三大外卖平台无证餐馆问题反复 难保舌尖安全

http://www.e23.cn2016-08-17中国网

    摘  要:无证“外卖村”、违规“生态厨房”被有关部门查处、要求整改并立案调查。与其同时,通过网络代办“无证网店”的业务依然存在:只花400元。

550元不等,“美团按照城市不同收费不同”。

  北青报记者随机联系了一名自称可以代办“饿了么”店铺的商家。商家说,只要提供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一张银行卡信息和一个白号(未注册过饿了么的手机号码),他就可以为北青报记者代开一家店铺。

  北青报记者拍下这件虚拟商品并支付了400元。8月3日,提交申请一天后,饿了么系统回复称,“开店申请已通过审核”,并表示将尽快安排市场经理与北青报记者取得联系。

  进驻饿了么店铺,审核之后还需要有一个“到店拜访”的环节。代办商家解释,“到店拜访”就是饿了么的区域负责人会去申请人的实体店铺去查看,“但基本上不会看”。

  而现实中也确实如此。截至北青报记者发稿,店铺仍可正常营业,且未接到市场经理要求再次看店的电话。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韩骁律师认为,在平台方与消费者的关系中,平台方自称会“到店拜访”,但实际并未到店查看,即“默认了经营者的资质乃至食品质量是安全的”这一做法,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如实报告义务,应依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订餐平台应更自律

  “高科技新业态都不是挡箭牌,什么东西在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面前都要让步。要把互联网订餐彻彻底底管好。”北京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唐云华这样表示。

  有评论称,这才是贯彻“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的严格态度。

  中国已经是第一个在食品安全法中明确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义务和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第一个专门制定《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这样规章的国家。那么,怎样贯彻执行才更为有效?

  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北京市食药监局多次约谈外卖平台负责人,各外卖平台负责人在约谈会上屡次表示已清理一批无证照商户。对于无证照餐饮在外卖平台上“死灰复燃”的原因,各平台均有自己的说辞。

  饿了么认为,前期对商户的审核系统不够严谨;百度外卖表示,平台审核证件的难度比较大;美团外卖则表示“外卖平台作为新兴行业,难免存在管理跟不上的情况”。

  对此,唐云华说:“‘3·15’之后就将全市22万家餐饮商户的数据库开放给各平台,便于批量对比审查。说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才能比对结束完全是借口,全市22万家餐饮单位的筛查也就是一晚上的时间。”

  对于最近的整改,北京市食药监局餐饮处处长刘国斌表示,餐厅的资质和规范涉及食药监、工商、城管等多部门。食药监局主要监管餐厅是否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及其后厨是否有分餐区等操作规范;工商则主要监管其是否有营业执照。

  在北京市食药监局食品市场监管处处长李江看来,“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轻视食品安全是无证照商户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在外卖平台上的主要原因”。

  近两年来,网络外卖发展迅速,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1.5亿,用户使用率达21.1%,用户规模较2015年底增加3610万,增长率为31.8%。

  根据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此前公布的数据,这三家外卖平台的日订单量在700万单左右,占据了网络外卖平台大部分市场份额。

  “外卖村”被曝光后,有评论称,“不少人指责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却忘了平台才是商家是否具备合格资质的第一把关人”。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建议,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出现问题的商家、个人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杜梦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