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贾少谦:上合示范区开启了海信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时间窗口
“在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海信全球海外分公司、办事处(含代理)的业务已经覆盖到55个国家,占沿线国家总数的85%。”6月21日下午,在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一带一路”贸易投资企业洽谈会上,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表示,海信近年来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紧密,国际化进程逐步加速。2021年营业收入1755亿元,在青岛缴税近80亿元,在青岛实现工业产值620亿元,税收贡献和工业产值名列青岛企业第一。
贾少谦介绍,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疫情冲击、海外市场需求萎缩、全球供应链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一贯稳健的海信表现出了很强的韧性,集团1—5月份营收731亿元,收入和利润同比依然实现较快增长。目前,海信在海外设有12个研发机构、18个工业园区、超过55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海信集团去年的海外收入达到725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41.3%,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0%,海信预计2025年海外收入将达到1500亿元。
会上,贾少谦表达了海信这家企业和青岛这座城市同频共振、互相成就的深厚缘分。贾少谦表示,青岛的时尚、开放、自信和国际化的城市性格与特质,深深影响着海信——30多年前,青岛连续获批成为国家计划单列市和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海信借势迅速发展成长为中国著名品牌,并打下了国际化的初步基础;自2018年以来,随着上合青岛峰会的召开尤其是中央将上合示范区落地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这对青岛意味着与世界的再一次深度链接,对海信则开启了海信从中国一流品牌成为世界一流品牌的机会和时间窗口。
“就在上个月,海信自主研发、填补了山东省空白的彩色超声产品,接连进入了印度尼西亚和阿联酋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首批即签下20台订单。”贾少谦说,除了家电产品,海信的商业显示、智能交通和精准医疗等B2B板块的产品和服务,也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东风,不断在海外落地应用,海信的智能交通产品在东南亚国家也得到应用,并开始在东欧国家布局。下一步,海信集团将通过上合示范区的平台载体深耕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实际行动支持上合示范区的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