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辰储能王鹏程:未来三年是储能行业“生死卡位赛”

2023-03-15 09:34:16

来源:

责任编辑:张晓艳

海辰储能王鹏程:未来三年是储能行业“生死卡位赛”

  初春时节,位于厦门同翔高新城的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储能”)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碌地进行着公司总部大楼最后的装饰和外场地平整工作,为这座即将投用的新建筑奋力冲刺。

  赶进度、忙生产、签合作——在海辰储能,从企业高管到基层员工,每个人都呈现出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状态。自2019年成立起,海辰储能宛如一辆不断提速的列车,运行节奏越来越快:2022年产值同比2021年增加100倍;员工数量从2022年年初的1000人增至目前的6000人,翻了6倍;仅今年1月,公司累计签订订单超百亿元……

  作为一家年轻的公司,海辰储能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掌舵者又将如何精准把握快和稳的关系?对于未来,公司还有哪些规划?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讲述了他对企业管理、储能赛道的思考和憧憬。

  “快不是动机是结果”

  走进海辰储能锂电智能制造一期M1智慧工厂,全自动的生产线正有条不紊运行。经过搅拌、涂布、模切、入壳、注液、包膜等16道程序,一颗颗储能电池有序下线。

  从2021年首批产品量产到2022年产能迅速释放,海辰储能凭借280Ah电池快速抢占国内储能市场,一举成为备受瞩目的业内“黑马”。据高工产研数据统计,在2022年电池出货量2吉瓦时及以上水平的储能电池企业排名中,海辰储能获得中国电力储能电池交付项目数量第一、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第一。

海辰储能王鹏程:未来三年是储能行业“生死卡位赛”

  海辰储能锂电智能制造产线

  “去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保交付,全年交付量5吉瓦时。”王鹏程告诉记者,今年海辰储能的节奏还将大幅加快,并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厦门总部基地二期全面投产,重庆基地一期也将陆续投产,预计全年出货量超过25吉瓦时。

  “快不是动机而是结果。”在王鹏程看来,海辰储能的战略定位、发展速度和推进节奏均在预判之内,并且获得了政府、银行、投资机构、供应链伙伴以及合作伙伴最深层次的信赖与支持。“这些收获,都归功于我们对储能赛道的准确把握与高维认知,以及企业价值驱动的内生动力。”

  在海辰储能内部,“自由、创新、共享、有爱”“帮助奋斗者实现梦想”的价值观并非一句口号,而是具体践行于企业扁平化管理、强调责任感、尊重员工的价值排序等细节之中。同时,海辰储能以知行合一、高速进化为向导,不断挑战储能电池极限制造,聚焦储能解决方案,在产能、研发、产品、市场等方面实现快速突破。

  “当前的储能市场很热闹,但也面临着技术快速迭代、淘汰加速的风险。未来三年是储能企业排位赛的关键节点。只有在这个时期抓住机会占据行业头部位置,才能取得未来发展的绝对优势。”在王鹏程看来,快是储能企业的发展表象,而随着公司规模的快速扩大,唯有坚守初心才能行稳致远。

  “真正的对手是成本和安全”

  成立伊始,海辰储能就提出一个颇具“野心”的目标——成为全球储能电池第一品牌。这样的底气来自哪里?

  从入局之初,海辰储能就敏锐发现了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底层需求的差异,从独立的认知高度把握储能赛道,聚焦储能专用电池方向,致力于推动储能电池产业标准独立、技术路径独立、产品布局独立和产业生态独立。对于目标,王鹏程进行了分解:2023年达成中国电力储能电池交付量第一,2025年成为全球储能电池第一品牌。

海辰储能王鹏程:未来三年是储能行业“生死卡位赛”

  海辰储能锂电智能制造产线

  “围绕高安全、长寿命、高能效的行业需求,最终目标要使风光配储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低于火电成本。”王鹏程认为,储能领域的真正竞争对手不是同行,而是成本和安全。

  “目前储能规模化应用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行业标准、操作管理并不完善,产品也未历经长时间考验,部分专业背景偏弱的跨界者盲目入局,容易引发市场价格战,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出现。现阶段,一些储能应用场景、运作模式依赖政策扶持,还未与市场商业化模式完全匹配,有待进一步完善。”王鹏程坦言。

  专业让能源更安全,行业痛点就是储能企业努力的方向。“未来五年,我们决心将储能成本降低一半。”王鹏程认为,主要有以下降本路径:首先,材料在电池成本构成中占比高达80%,主要通过对新材料体系导入,实现材料降本;其次,制造成本将大幅度回归,实现设备及产线投入降本,海辰储能预计五年内单GWh设备投入要从目前的行业平均水平达到至少50%以上的降幅;最后是技术迭代降本,通过产品循环寿命的提升,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产品降本,同时专注提供易安装、低维护、高可靠的储能专用产品,降低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

  “今年是工商业储能元年”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储能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业内预计,2026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48.5吉瓦,2022年—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53.3%。

  王鹏程判断,2023年将是工商业储能的发展元年。首先,在新能源配储、《“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目标指引下,储能行业发展节奏会明显加快;其次,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相关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给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最后,峰谷电价差有望进一步拉大,提升储能盈利能力,工商业储能询单量明显增加。“未来三年将进入全面储能大时代,即全球储能、全业储能、全户储能,储能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增速、覆盖面在全球范围铺开,电力的源网荷各环节的储能应用都将全面开启,届时户用储能将成为和空调、电视一样的家庭用品。”

  面对全面铺开的市场,王鹏程和团队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他认为,储能产业最后比拼的是成本结构、服务条件和交付能力。“置身于政策加持、技术快速迭代、资本大量涌入的储能赛道,海辰储能深知善于沉潜、向下扎根的重要性,也将以最严苛的标准、最快的速度开发新一代产品,应对多元复杂的应用场景,配合客户完成交期并保证长生命周期运行,持续深耕,扎实结果。”

  对于未来规划,王鹏程拿出一份名为“知行合一”的电子备忘录,上面写满了工作规划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他透露,今年海辰储能将发布适配低成本策略的280系列下一代产品,超高效率、一致性的大圆柱电池,同时将为电力储能定制化开发全新一代平台化技术,以大幅度降低电芯跟系统直流侧成本。“海辰储能,一定会让业界眼前一亮!”

编辑:张晓艳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