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宅经济”闪亮春节消费市场
2020年春节,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冲击下,旅游、餐饮等行业寒意凛人,但“宅经济”的需求量却逆势上涨,领跑春节消费市场。
疫情让往年十分红火的春节消费市场在鼠年春节变得有些冷清。居家闭关防疫、春节假期延长、复工时间推迟、开学时间延后……在这些防控措施的“合力”之下,“宅经济”不仅令消费者网购需求在春节不打烊的物流配送中得到释放,也让线上娱乐、在线教育等行业的需求暴增。
“宅”着买
不同于往年,今年消费者对于外卖、果蔬食材和口罩等医疗物资的需求远超以往。
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尽量减少了外出,很多的消费者只能宅在家中买买买,这一切让物流配送行业格外繁忙起来。
今年春节,多家外卖和即时配送平台、零售电商及物流企业均宣布配送服务不打烊。即便是在疫情防控的敏感时期,也有很多快递和配送小哥奔忙在外。
中国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侯延波1月30日表示,1月24日至29日,全国邮政业揽收包裹8125万件,同比增长76.6%;投递包裹7817万件,同比增长110.34%,数据均高于往年水平。不过,由于目前全国多地已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和防疫排查,这对全国快件的运输造成了不同程度影响。
1月29日,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春节消费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消费有几大特点:全国范围内米面粮油等基本民生类商品需求激增,京东超市初一至初三的粮油成交额同比增长15倍。其中,食用油成交额同比增长556%,米面杂粮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20倍;异地订单量同比增长3倍,尤其是发往一二线城市的订单大幅增加;全国消费者向湖北武汉等疫区发送大量医疗防护器材;居家母婴、健康、宠物、家电、娱乐等需求“反季节”增长。
另据相关报道,UU跑腿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同于往年春节的同城配送服务“淡季”,今年消费者对于外卖、果蔬食材和口罩等医疗物资的需求远超以往。
“宅”着玩
手机游戏、直播、网购等一系列以手机为基础的行业在春节期间迎来逆势增长。
作为宅在家中的必备物品,手机成为人们连接社会的主要纽带,包括手机游戏、直播、网购等一系列以手机为基础的行业在春节期间迎来逆势增长。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打开手机游戏和朋友们一起“吃鸡”成为打发时间的第一选择。由于用户人数的激增,近日部分手游甚至出现服务器无法连接的情况,比如腾讯旗下的游戏《和平精英》。知名手游《王者荣耀》近日也涌入大量用户,有媒体报道称,大年三十当天,《王者荣耀》的流水为20亿元左右,而去年同期则为13亿元。《王者荣耀》官方确认了上述数据并表示,今年春节两项最高流水纪录均有望被打破。据悉,完美世界旗下的《新笑傲江湖》,在春节前一周的微信日均热度约为6.0,春节之后攀升至7.1,同比提升19%。
业内人士表示,游戏公司以及相关产品数据亮眼与今年春节的特殊情况密不可分。春节期间,全国多数景区、KTV等公共娱乐场所关闭,线下娱乐大幅减少,人们进而转移至网络游戏、在线视频等线上娱乐形式。
为避免疫情扩散,今年的7部春节档电影纷纷撤档之后,《囧妈》“改嫁”字节跳动,在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火山版等平台免费播出。据相关统计,截至1月27日零时,《囧妈》在头条系四大平台及华数鲜时光App 3日累计播放量超6亿次,总观看人次1.8亿,是2019年春节档全部影片前三天观影人次(7378.1万)的2.44倍。
“宅”着学
各大网络视听平台通过既有的技术和内容优势来为在线教育赋能,抢占在线教育的市场份额。
除了“宅”着买、“宅”着玩,“宅”着学也在这个非常时期火了一把。随着学生开学时间的推迟以及相关线下培训机构的暂停,在线教育尝到了机遇性甜头。
得益于政策性的带头,各大网络视听平台也按耐不住,试图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既有的技术和内容优势来为在线教育赋能。从学而思网校到网易有道,从支付宝到钉钉,几乎所有有技术能力的机构都在一拥而上抢占线上教育的市场份额。
据相关报道,网易有道宣布,武汉市所有在校中小学生,凭学生证件和本地身份信息,即可在有道精品课上免费申请学习相应年级的全学科寒假系统课程;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优酷、钉钉宣布联手发起“在家上课”计划,全国的中小学生登录优酷、钉钉App,即可免费在家上课;除腾讯课堂之外,腾讯教育面向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全国各地中小学及高校、教育机构、学生提供在线直播课堂、在线课程,以及在线协同办公、教务教学管理等相关产品、技术、内容资源,此次涉及到的所有资源都将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全部免费向所有学生开放,截至目前,腾讯教育已与全国 40 余家各级教育局建立联系。
有专家认为,今年春节的特殊情况对于与“宅经济”有关的行业是一种机遇,可能会推动新一轮“宅经济”的孵化。事实上,在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以“不出门消费”为核心的“宅经济”已成为经济创新增长中不容忽视的一环。此前也有相关报告显示,中国“宅经济”用户规模上亿,涉及的行业也从外卖、网购、生鲜电商、上门服务,扩展到移动直播、短视频、社交等领域。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宅经济”只是新生的业态,其基础依然是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和互联网、物流等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