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全球领先科研品管体系助推冰箱“飞天”

http://www.e23.cn2012-03-23舜网

    摘  要:2012年3月21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与海尔技术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双方旨在共同研发下一代航天冰箱,为后期中国航天事业提供支持。有关专家表示,航天领域代表了全球最高科技和品质,此次技术合作是对海尔技术创新实力与品质管理的最大肯定。也将使海尔技术创新跃上全球领先的新高度。

  2012年3月21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与海尔技术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双方旨在共同研发下一代航天冰箱,为后期中国航天事业提供支持。有关专家表示,航天领域代表了全球最高科技和品质,此次技术合作是对海尔技术创新实力与品质管理的最大肯定。也将使海尔技术创新跃上全球领先的新高度。

海尔:全球领先科研品管体系助推冰箱“飞天”

  填补航天冰箱技术空白

  从明代万户侯梦想飞天到神舟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的飞天愿望终于梦想成真,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难题,航天冰箱的研发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中国在航天冰箱技术研发上完全空白,这导致此前神舟飞船连续三次载人飞行都没有航天冰箱的身影。

  由于运行环境复杂,航天冰箱必须在制冷能力、结构设计以及电控系统上都达到航天级要求,所以航天冰箱研发可谓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难题。

  作为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海尔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了航天冰箱,填补了我国在航天冰箱技术研发领域的空白。据了解,海尔自主研发的航天冰箱在2011年就已经随神舟八号遨游太空,经过一系列严格精密的检验和测试,圆满完成任务。

  为加快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2012上海家博会上与海尔签署技术合作协议,授予海尔“中国航天器专用冰箱唯一提供商”称号,双方将共同在航天冰箱产品及技术研发上进行深度沟通与合作。

  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实现合作意味着海尔成为全球第一家自主研发航天冰箱的家电企业,其在家电技术创新上正在超越欧美企业,抢占了行业技术制高点成为产业发展主导者。

  软硬技术合力突破航天屏障

  “我国开发航天冰箱可以说是‘外无技术可引进、内无经验可参考',只能自主创新。我们最终选择海尔正是看中了海尔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团队以及自主创新的研发体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白延强表示。

  攻克世界级难题,需要世界级的领先技术,对航天冰箱技术研发而言更是如此。只有拥有全球最顶尖的科研实力,才可能参与到航天冰箱的设计研发中。海尔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体系成为其成功研发航天冰箱的关键支撑。据了解,目前海尔在国内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并在全球建立了10个研发中心和6个国际联合实验室,能够迅速整合利用全球领先资源进行创新,这为航天冰箱研发提供了技术攻关、实验验证等诸多支持。

  与此同时,海尔覆盖欧、美、日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发团队也是加快航天冰箱研发进程的重要动力,强大的研发团队也成为海尔航天冰箱设计研发的有力保障。目前海尔拥有的研发人员达8156多名,拥有外聘两院院士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若干。

  海尔集团的技术研发实力也得到了相关机构的认可。在发改委公布的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榜单中,海尔集团连续10年位居中国企业技术中心综合实力首位。此外,海尔集团“以开放式研发平台建设为核心的创新体系”项目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行业唯一。

  作为全球家电业自主创新的典范,海尔先进的研发硬实力和优秀的研发软实力为航天冰箱的研制成功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航天冰箱搭载神舟飞船上天标志着海尔突破了俄、美在航天冰箱技术上的垄断,也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苛刻品管体系铸就航天品质

  如果说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是海尔研发航天冰箱坚实的基础,那么领先的品质管理体系则为航天冰箱的成功研发提供了重要保障。自创业以来,海尔集团就以品质管理为基石,构建了集设计、验证、模块、全流程的质量信息化管控体系于一体的高标准品质管理体系,打造“零缺陷”家电产品。

  当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事后保修阶段的时候,海尔率先引进全球领先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从设计、生产、上市及回收处理整个流程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实现有效管理。在验证层面,海尔家电产品在上市前要进行业内最严格的“双85试验”,即在温度85度、湿度85%的环境下运行336小时,同时进行-10℃到50℃的高低温循环试验。

为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海尔对供应商引进、改善、管理进行严格把关,保证上游供应商品质。同时海尔以信息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于艳艳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