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旋开瓶盖,对着瓶口就喝,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喝瓶装饮品的步骤。“夏天爱喝饮料的人注意了,饮料瓶的封口很不卫生,拧开盖子瓶口对人口地喝,相当于拿一年不洗的碗筷吃饭!”昨天,一条称螺纹瓶盖存在严重卫生隐患的微博在网上疯传。不少网友难以理解,密封的瓶盖怎么会脏呢?记者实验发现,看似密封的螺纹瓶盖,确实无法保护和嘴直接接触的瓶口。而记者也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螺纹瓶盖的“行规”:国家对瓶盖与瓶口间的小空隙没有监管,企业自然不会白花钱改进瓶盖设计。
或者拿餐巾纸擦,这虽是有效的去除灰尘的方式,但是它不能解决微生物的问题,还有打开以后喝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拿嘴接触瓶盖特别是瓶口。
质检回应
瓶盖与瓶口间空隙 国家没监管标准
昨天,记者致电省质检局,询问是否可以检测瓶盖的卫生是否达标,该局包装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瓶盖和瓶口间的空隙,国家尚无相关标准,他们即使检测了,也无法比对,得不出结论。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对于饮料饮品出台了很多相应的卫生标准,包括聚酯(PET)饮料瓶卫生标准、饮料瓶盖垫片密封卫生标准以及饮料内溶物卫生标准。但并没有关于饮料瓶口与瓶嘴螺纹处的卫生标准。
业内揭秘
瓶盖问题是规范空白 我们不承担责任
“老百姓觉得瓶盖很密封,但实际上外面这一层不起密封作用,它只是起保护作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指出,一旦有灰尘或细菌,那么极有可能进入平时对嘴喝水的位置对瓶口造成污染。并且,瓶口的螺纹部分在从饮料出厂到消费者饮用这段时间内,都是暴露在空气中,不受任何保护的。而这段时间,可以是一个月,甚至是几个月、一年。这样无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现在食品的外包装只要求密封度的标准。只要内溶物细菌不超标,即使你包装的瓶体再有问题,那也是规范的空白,没什么大不了的。在运输流通中的二次污染、尘埃污染、冷冻液污染等问题也都不是在饮料液体中的,而是在密封螺旋处。这里既然没有政府的卫生标准去规范,也就只有道德层面上的补偿了。所以我们也就不担心在这一位置出现问题的饮料,需要我们承担什么责任了。”
但事实上,并非没有企业意识到饮料包装的安全卫生问题,记者注意到,市场上一些纸盒包装的饮料,就将吸管插入处贴上一层薄膜,消费者饮用前需先揭开薄膜,再插入吸管,这样就可以隔绝灰尘和其他细菌污染。董金狮表示,八宝粥的设计就卫生得多,在盖子外面套上一层塑料盖,也可以隔绝灰尘和细菌污染。 他表示,由于目前施行的国家标准只对食品内包装作了要求,对食品外包装并无国家标准进行限定,因此企业出于成本考虑缺乏改进的动力。
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一些大型饮料厂,瓶坯与瓶盖的生产设备一体化,这样一台机器的造价高达千万元人民币。若是仅改动一个小小的瓶盖设计却要重新购进一台千万元的机器,生产商们会觉得有些划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