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虚假广告成就商家暴利 3天获利近70万元

http://www.e23.cn2012-07-18新华网

    摘  要:据不完全统计,就他们发现的卖“假货”魔音面条耳机的网站,3天内成交超过7000次,以“假货”魔音面条耳机39元一条的批发价来算,获利将近70万元。该微博广告由一名只有319名粉丝的新浪微博账号“数码时代168”发布,目前已获得127次转发。

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就有必要进行二次传播。“三打哈网”自称是中国最大的网络推广外包平台,微博传播总覆盖面达2亿多人。在其网站上写着这样的介绍:“收录新浪认证微博数18517个,新浪微博推广覆盖人数140008712人。”

  一名雇主可以在该网站上发布赏金任务召集网络众推手参与推广。推手转发一次,经“雇主”审核合格后,根据各个推手粉丝数的不同,可分到从0.1元到3元不等的酬劳。

  记者查看其中的一个任务,发现其委托转发的微博内容为:“苹果iPhone 4S七折劲爆促销”,赏金100元,截至7月17日已有119人报名参与推广。点击广告链接后是一个淘宝店铺的页面,上面写着原价近5000元的“苹果iPhone 4S”只要1596元。

  该微博广告由一名只有319名粉丝的新浪微博账号“数码时代168”发布,目前已获得127次转发。而在转发列表里,多是粉丝数千名的微博用户。在7月11日广告发布后,截至7月17日,该店铺已有14次成交记录,有8次是在同一时间段内。而在广告发布之前,成交记录只有1次。

  漏洞

  账号众多让监管形同虚设,高额利润让商家放手一搏

  不同于和大企业合作的专业营销平台,微博营销的产业链条由于规模小,又错综复杂,整个过程缺少监管。当商家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做出一条广告时,虚假广告无孔不入也就在所难免。

  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陈经超看来,“微博的传播是人际间的链条。过去的受众依靠新媒体成了"自媒体",为微博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互信度。”

  当微博用户本身成了广告发布者,本就不给力的微博监管更是形同虚设。无论是行政部门的常态化监管,还是部委联合治理的“运动式打击”,都很难有效抑制层出不穷的微博营销衍生出的虚假广告。陈经超认为,就微博影响而言,“小号”起着更大的作用,而这些群体很难一一顾及。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法律规定,如果网络服务提供商预见到将会产生虚假广告,能够采取技术避免的,应当阻止其传播,否则网络服务商应与信息制作者共同担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是很难界定的,而且从技术和商业成本的角度考虑都不太可能。

  从源头上来说,广告以链接的形式与其他C2C、B2C网站连结,微博也只是广告传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新浪微博工作人员透露,他们有专门团队会对大量发布淘宝链接的用户进行监测。但目前微博上的虚假广告是间歇性出现,依靠短时间火爆获利。据了解,有长期卖仿货的小团队,通过微博一天可以出200单鞋子,每单仿货的利润在100元左右,而微博推广的成本只要几百元,如此高的利润让商家“放手一搏”。

  新浪目前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微博社区公约,为用户提供举报途径。另有媒体报道,新浪微博为防止草根大号的广告分割其自身的商业利益,开始对草根大号实施严格的管制措施。“冷笑话精选”正从巅峰时期每天三四十条广告微博,递减至每天只有七八条。

  “虚假广告的治理除了依靠政府和企业自身,网民也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匡文波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作者:陈璐瑶 郑 轶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