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酒藏有神秘客户?——两年卖给一家小公司6亿元产品

http://www.e23.cn2012-07-30现代快报

    摘  要:据报道,一家注册资金仅为1500万元的小公司,居然在成立不到一年时间之内,成为中大型白酒上市公司——— 山西汾酒的第一大客户。而对于这样一家两年采购总额超过6亿元的重要客户,山西汾酒在2011年年报中只字不提。至于没有披露的原因,山西汾酒解释为“相关人员工作疏忽”。

费用为115.64万元,但年报数据反而缩减至3420元。一位财务人士指出,按照正常的财务逻辑,已经支付出去的打假费用不可能收回,因此山西汾酒2009年和2010年半年报中的打假费支出数据高于年报,其间的逻辑确实让人看不懂。

  是不是山西汾酒打假之后获得的索赔额直接进入打假办的账户,从而直接冲减了年度打假费用支出,导致出现这一“怪事”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山西汾酒董秘办主任、证券事务部代表田元宏对此未予回应。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2010年山西汾酒打假费支出额只有3420元。但蹊跷的是,到了2011年,这一数据突然又飙升至358.98万元,相较2010年上涨超1000倍。对于该数据大幅跳涨的原因,山西汾酒的定期报告并未给出解释。

  做账方式引财务怪事?

  对半年报中打假费用超过全年的问题,田元宏解释,半年报属于公司内部制定,打假费用支出中包含了打假人员的工资和差旅费用;而年报是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报表,将工资和差旅费用剔除,合并到其他费用里去了,就形成半年报数据大于年报中数据的情况。

  对于2009年打假费用比2010年高的问题,田元宏解释,是因为2010年主要帮助集团的其他公司打假的缘故,打假办帮助哪家公司打假,费用就由哪家公司出。2010年打假办的打假行动重点不在山西汾酒,故而在公司财务报表上,2010年的打假费开支相对较小。

  针对田元宏的回应,一位专业财务人士表示,作为上市公司的专业财务人员,应当具有基本的财务常识,从山西汾酒的打假费开支来看,尽管目前不能从另外的渠道获得公司财务数据,但其大起大落仍显得极为不正常。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