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2中国会议蓝皮书》显示,济南在全国97个重点城市中以1172场次的会议接待量名列第二,仅次于北京。2011年,济南会议接待量跃升至1172场次,增幅高达137%。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的会议产业正在打破展览业“一枝独秀”的局面,努力实现会议、展览“比翼齐飞”。


目前我市有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和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两处大型专业展馆和多个兼容性场馆。(资料照片)
近日在济南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会议经济与会议酒店发展大会发布的《2012中国会议蓝皮书》显示,济南在全国97个重点城市中以1172场次的会议接待量名列第二,仅次于北京。据统计,2010年,济南会议接待量为494场次,北京、南京、杭州均排在济南之前。2011年,济南会议接待量跃升至1172场次,增幅高达137%。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的会议产业正在打破展览业“一枝独秀”的局面,努力实现会议、展览“比翼齐飞”。
产业土壤
区位条件好 服务设施全
近年来,济南的会议产业取得长足发展。除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会议经济与会议酒店发展大会,2011年以来在济南举办的大型会议还有第六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2011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2011年全国天然气工作会议等。这些大型会议落户济南,本身就是对济南的认可。“优越的区位条件,日臻完善的服务设施,无疑为济南发展会议产业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济南市会展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欣告诉记者,济南的区位优势是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济南周边500公里的范围内,涵盖了3亿多人口的经济发达区域。济南身处战略要冲,贯穿东西、承接南北,南接长三角城市群,北接京津冀经济区,东融环渤海经济圈,西临中原大地,是山东乃至华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交通的便利性更是不言而喻。济南距青岛港360公里,距天津港400公里,是全国16个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2011年京沪高铁济南西站通车,济南至北京和上海的“时间距离”缩短为1.5到2.5小时。济南国际机场则连通国内外50多个大中城市。“济南整体来说不大不小,整个城市生活圈比较顺畅,开会更方便,这也是吸引一些大型会议的重要因素”,张欣说。
凤凰不栖无巢之地。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会议产业大会秘书长王青道表示,会议都要在一定的场所中举行,而会议场所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另一个就是酒店或类似于酒店的设施。根据《会议》杂志近几年所作的市场调查,绝大部分会议都是在酒店或类似于酒店的设施(度假村等)中举行的。据了解,目前我市有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和济南国际会展中心2处大型专业展馆和多个兼容性场馆,可供展览使用面积10余万平方米,提供国际标准展位5000个。市商务局的相关数据披露,济南有116家星级酒店,床位22000个,高端酒店拥有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另据了解,结合京沪高铁济南西站建设,我市正在济南西区建设一处功能完善、设施齐全,集会议、展览于一体,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会展场馆。
发展动力
政策力度大 产业活力足
《2012中国会议蓝皮书》分析,一些省市承办会议的数量大幅提升与其高度重视会议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其中包括济南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发展会议产业要将“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相结合,由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于包括会议产业和展览产业的会展业高度重视,2009年出台了《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引办各种展会。2010年又出台《济南市会展业评估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打造全国“会展名城”的目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济南市也提出要大力推进商务会展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建设,发展会展经济,冲刺全国会展名城。据了解,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承办、引办、创办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大型展会的会展企业和主办机构,大力支持会展业发展。市商务局今年多次去北京等地联系国家相关部委、行业组织和协会,积极引进各项会议和展览。
“济南的产业和市场优势也是吸引会议的一个重要因素”,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葛金田说,以信息产业为例,济南拥有浪潮等一大批信息化企业,国家信息通讯国际创新园落户济南后,济南的信息通讯产业发展更是迎来了大好机遇,正是因为信息产业在全国名列前茅,中国(济南)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才会落户于济南。济南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石油化工、机械设备、食品药品六大主导产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各类行业会议纷纷聚集济南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