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河股份再陷删稿门:500元删一条散酒负面稿
摘 要:距离有关媒体曝出洋河酒厂“收购散酒贴牌操作”已经20余天,“散酒门”事件却愈演愈烈,不少消费者在网上查询该报道时却发现不少网页已无法打开。网上的报道是否属实?是谁在雇佣公关公司四处删稿?大众网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距离有关媒体曝出洋河酒厂“收购散酒贴牌操作”已经20余天,“散酒门”事件却愈演愈烈,不少消费者在网上查询该报道时却发现不少网页已无法打开。网上的报道是否属实?是谁在雇佣公关公司四处删稿?大众网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处于散酒门事件漩涡中的洋河酒厂
沸沸扬扬的洋河“散酒门”一经报道,便引起了媒体与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记者以“洋河散酒”为关键词在百度进行相关信息搜寻时发现,搜索结果高达1620000条。但有些报道已经无法打开,X商网的一篇“洋河股份(002304)曝出散酒门”显示无法打开,X讯网的一篇题为“洋河被曝四川买散酒每年采购量超过4万吨”也打不开。在华西都市报发表于4月28日的一篇文章中,也称“相关媒体的报道昨日见报后,包括各大门户网站、专业财经网站在内均第一时间在显著位置转载了该篇报道,但昨日下午5时,记者试图再次查阅相关报道时,却难以找到。”
而记者通过百度快照了解到,事缘某媒体对洋河内部配套能力与快速增长的销售业绩不匹配的质疑。报道称,尽管洋河股份一再否认收购散酒,但其近年来高调投放广告以及“卖酒”重于“酿酒”的经营模式,让人对其产能充满好奇。洋河内部配套能力2010年以前一直是按照年销售收入6个亿左右保证的,那么公司2011~2006年分别达127.41亿、76.19亿、40.02亿、26.52亿、17.62亿、10.71亿的销售收入是如何实现的?
同时,该媒体认为,除了自身基酒产能上的种种疑点,洋河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是其对外采购调味酒和酒精的规模。洋河2009年年报显示,预付款项金额前五名单位情况中,宜宾五粮液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安吉物流公司位列前五名,年报显示,这两家公司均是洋河的供应商。洋河股份对上述两家企业的预付款项达到7430万,占2009年度预付款总额的53%,占2009年主营业务成本的4.47%。
除此之外,2011年半年报中,其预付款项金额第四名为宜宾市玉琼商贸有限公司,年报显示其是洋河的供应商,涉及金额为2662万元,结算的原因为:“预付材料款期末货物尚未验收入库”,这也引来了诸多猜测。
网络公关 500元删一条负面稿
而记者在搜寻相关信息时,发现有些文章内容与“洋河散酒”无关,却不知是网站为了提高浏览量还是另有原因,在文章的每段开头与结尾处均加上“洋河散酒”的字样,这类文章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主题内容均是对洋河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赞颂。业内人士称此为典型的“网络水军”所为,而有关公关公司也验证了此说法。
公关公司为委托方删稿只是双方合作中的一小方面
近日,北京某公关公司联系到本网,称希望能够删除两条关于洋河“散酒门”的负面新闻。在其与大众网记者的聊天过程中,其透漏了删帖的价格表,“一般转载的稿件,地方门户都是一条新闻在500到800(元)之间”,而由媒体自身采编的,“那就无价,几万几十万都是他。”。同时该公关公司称“负面肯定是删不完的”,会在删稿的同时“做正面专题”。而洋河是否确实存在媒体所爆料的相关问题呢?针对记者的疑问,该公关公司称“我们也无从查起,而且也没法说到底有没有问题,也许是同行之间的恶意竞争。”并自认为“哪个企业都会多多少少有点小问题”。由于本网对于删除新闻有严格的规定,在本网工作人员婉拒公关公司的无理要求后,若干公关公司又多次致电本网,要求有偿删除洋河酒业的相关新闻报道。
据记者了解,中央外宣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四部门刚于去年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了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的专项行动。对一些企业和个人采用违法违规手段开展网络公关活动,社会上 “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灌水公司”、“删帖公司”等形形色色的非法网络公关机构泛滥的情况进行了重点整治。而如今看来,一些企业为消除负面影响、诸多公关公司为了谋求私利,仍然顶风作为,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实地采访洋河集团集体失声
洋河酒厂是否真如报道中所言“收购四川散酒”以勾兑生产成品酒?其内部配套能力是否
- 三元股份去年亏损2.26亿元 收购仍旧消化不良(2014-04-10)
- 贵州醇去年亏损超8000万 维维战略受困酒业不振(2014-04-03)
- 饱受“病痛”折磨 香梨股份资产重组要泡汤(2014-03-31)
- 承担中荷食品安全合作项目 伊利股份体现长期投资价值(2014-03-25)
- 受益消费升级 伊利股份领衔国家队海外布局提速(201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