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双12”:纠结的狂欢

http://www.e23.cn2012-12-07济南时报

    摘  要:“双11”的火爆还没在人们心中淡去,高叫着“要啊要啊”的“双12”又来捞金。“双11”191亿元的“神级销量”创造了一个月后,众电商又紧锣密鼓地跟进“双12”,力求再创销售佳绩。经历过一场疯狂的消费者,这次却不太买账,而众多淘宝卖家也在犹豫,要不要参与到“双12”促销中。时至年末,济南的百货商场到了传统促销季,面对逼近的“双12”,商场表示不会跟风,还将“自己玩自己的”。

  专家说法

  电商持续造节太“伤人”

  “电商持续‘造节’,对卖家、物流和实体商场,甚至消费者都不是好事情。”济南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冯希宁说,“双11”、“双12”之后还有圣诞、元旦和春节,电商会持续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但这种“自造节”的促销方式并不利于商业的健康发展。

  “最受伤的是卖家。”冯希宁说,不管是“双11”还是“双12”,其实电商打得都是价格战,“只是这次淘宝‘双12’采用了迂回战术,但最终还是拼谁家最便宜。”冯希宁说,只要是搞价格战,卖家的利润就会被打折。而且这种狂欢模式让消费者提前透支了消费欲望,节后很多天,商家的生意都不会很好。而且,卖家参加电商促销活动也是一种豪赌,“如果赌输了,可能赔得倾家荡产。”冯希宁说,淘宝卖家多在活动前囤货,而“双11”又完全靠的是薄利多销,这一天要是卖不出去,也只能砸在卖家手里。

  “对物流企业也很不公平,所谓电商在狂欢,物流在滴血。”冯希宁说,电商“自造节”导致货物量激增,作为实体经济的物流企业不断被挑战极限。“‘双11’后,被骂得是最多的还是物流企业,但他们也无能为力。”冯希宁分析说,对于物流企业来讲,最重要的是商品流转和运输能力,但这些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一个物流企业提升这些能力到足以满足‘双11’的需求,那么到了物流淡季,他们将有大量的闲置资源,这对于企业伤害太大。”所以,他说,由电商促销造成的货物量激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物流企业的成长,但却有点儿“揠苗助长”。

  不过,冯希宁认为,消费者的血拼热情在近一两年并不会很快退去,“一般在网络上购买的商品都不是特别急用的,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讲,如果知道一件物品在一个月或几天后会便宜,还是会等等。” (记者石晓丹)

  马上评论

  欲做生意何患无节

  □郑楚翘

  “双11”,“双12”,元旦是“双1”,以后是不是可以期盼“双2”、“双3”了呢?

  从“双11”开始,电商和消费者就集体打了鸡血,不断达到兴奋点。疯狂抢购使电商、银行系统几近崩溃,快递持续爆仓,在一众疲惫的卖家、买家、快递员背后偷笑的,恐怕是创造了这个狂欢节的电商。

  作为一个网虫,笔者还记得2008年时,光棍节大家互相调侃,各种小笑话充斥社交网络;“双12”只是西安事变纪念日,偶尔有愤青发表一番醍醐灌顶的言论。而不知从哪年开始,光棍节不叫光棍节,纪念日不是纪念日,统统变成了购物节。

  面对铺天盖地的折扣攻势,很少有人能不心动,于是纷纷加入人堆,买下一批不一定最需要的东西,说服自己的理由只有一个——— 难得这么便宜!

  真的便宜了吗?君不见,先抬价再降价者众,天天如此“便宜“者众。赶上物流大塞车,等个十天半月,还不如不买。

  造节不能反对,毕竟是拉动消费。但众电商能否别造出节来就不管了?多维护下系统,别下次又崩溃,自建点物流,别再让快递受累。

  不然,消费者也不是这么没头脑的。已经不爽一次了,谁愿意再伸长脖子等来一堆不必要的东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作者:胡思永 郑楚翘 石晓丹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