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泉城路上,中国本土服装品牌店内,春夏新品刚上架,就打出两件六折的促销广告,即使销售人员站到门外费力吆喝,也少有人进店。
比国内的流行,样式要漂亮。”因此,在时尚领域若没有话语权,很难让消费者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以前在中国,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也多是技术人员,不注重设计。”钟宏说,而现在经济形势的变化使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设计。但是,对设计师的要求很高,从市场营销到世界服装发展史、国家政策等都要有了解。“所以,我们现在接受的时尚品,多是根据国外的流行趋势设计的。”
未来企业要“小而美”
以纯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更能追赶时尚,已经在英国、法国设立了设计中心,将时尚信息在第一时间传回中国总部。美特斯邦威也在“不走寻常路”后面加上“中国第一快时尚品牌”。
唐纪伟说,以纯新请了50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来增强设计力量。“以前我们订货是一次性订完下个季度的,现在是在订货会上定一部分,到了当季再设计出一批新的衣服来上架。”
对此,钟宏认为,不能单纯学习国外品牌表面,“从设计到上架15天,反映的是品牌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运作很重要。”
在中国,约九成的市场占有率,被10万个以上的本土品牌瓜分。利润过于分化,让许多服装企业无力重视产品的设计。“未来企业的经营模式要追求‘小而美’,小企业聚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钟宏说。
中国目前没有办法占领时尚的高端,张庆辉认为不能放弃大众消费这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