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先交钱后试衣”、“不接受试衣服”、“白色的衣服不能试”,近日,多名消费者反映,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泺口服装大厦等卖场遭遇试衣难的问题。
市民投诉:济南国际会展中心、泺口服装大厦设试衣门槛记者调查:为防止顾客试好衣服去网购,多地现试衣收费现象
本报记者 王宝泓 实习生 曲迎雪
消费者投诉泺口服装大厦一楼拒绝试衣。(曲迎雪 王宝泓 摄)
“先交钱后试衣”、“不接受试衣服”、“白色的衣服不能试”,近日,多名消费者反映,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泺口服装大厦等卖场遭遇试衣难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很多“网购迷”选择在传统商场或实体店试好衣物款式,记下商品货号,然后网购同种商品。这让许多传统零售商家倍感压力。但业内人士表示,传统商家加强渠道建设才是关键,收取“试衣费”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市民反映
为拒绝试衣卖家“花招百出”
现象
交钱试衣不退还
“不交钱不能试穿,试完了不合适也不能退钱!”近日,朱女士反映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购买了两件价格99元的上衣,打折后共150元。购买时商家告知付款后才能试穿,但朱女士付款后试穿时发现其中一件衣服太大,要求退货遭到商家拒绝。无奈之下,朱女士提出换一件其他款式的服装,商家却表示衣服本就是打折出售,若要换货需再加50元。朱女士表示不满,经协商,最终另加20元更换了一件该店其他上衣。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店已关门。
现象
干脆不接受试衣
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张女士,4月中旬她去泺口服装大厦买衣服,没想到商家均不接受试衣,要么买,要么不买,就是别想试衣服。“不零售衣服的店我还能理解,毕竟他们重点做批发,但是既然零售,为什么不让试?”张女士说,她所逛的商厦一楼全部不让试,问及原因,他们均表示这是规定。
对此,记者调查发现,泺口服装大厦确实存在不让试衣服的现象,店家表示这是他们的规定,但该商厦对面的泺口服装城商贸中心却允许试衣。
现象
白色衣服不能试穿
“为什么白色衣服不能试穿?”市民李女士也反映曾有类似遭遇,她在山师东路秀水街商城内某店购买了一件白色短袖T恤衫,购买时商家表示白色衣服不能试穿。李女士回家试穿后发现衣服太小,次日去该店要求退货却遭到商家拒绝。“衣服这么小,根本没法穿。”为此,李女士提出更换一件该店原价50元的衣服,商家却趁机将这件衣服价格涨为80元,并表示“要么加钱买,要么不换”。
近日,记者走访秀水街商城内多家服装店,商家皆表示白色衣服一般不能试穿,确定购买后才能试穿,这已成了他们约定俗成的“规矩”。
多数消费者认为试衣收费不合理
其实,率先开收“试穿费”的是澳大利亚一家滑雪用品店。在那里,顾客被要求花50美元购买一张“试穿券”,试穿后,一旦顾客决定购买该商品,这50美元将会如数奉还。之前,菏泽也出现过收取“试穿费”的现象。
采访中,济南多数消费者表示商家收取“试穿费”不合理,“这是对消费者的不信任,剥夺消费者的权利,容易造成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隔阂,并不利于销售”。
传统服装销售应加强渠道建设
面对网络的冲击,很多商家谈“网”色变,同时,也有品牌商家宣传自己的网络销售渠道从而取得成功的样本。
作为美国知名的服装零售商,Gap鼓励顾客网上订购,之后再去实体店铺中取货。同时,Gap公司也在实体商店中向顾客宣传Gap的网站。在收银台前,收银小姐会建议顾客光顾网上商店,如果顾客愿意留下自己的邮箱,还会享受到一定的折扣。而这些邮箱,都被用来建立潜在的网上顾客的数据库。这使Gap的业绩迅速攀升。
类似于Gap这样网络与实体店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品牌,他们对渠道都有极强的掌控能力。如果品牌商提高自身对渠道的控制力,根本不怕“试衣族”的冲击。
收取“试穿费”,可以说是传统零售商给网络销售设置的一个障碍。但业内人士指出,“试穿费”不一定会减少网络销售,但一定会进一步减少实体商店的客流量,收取“试穿费”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