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包装便宜已被当做“常识”的思维惯性,反而使消费者陷入了“价格陷阱”。李先生是某品牌薯片的代理商,李先生说,薯片有时候也会出现大包装产品没有小包装产品实惠的情况。“很多情况下,商品包装的材质会对商品价格影响很大,而且大包装产品的包装会设计得更加便携和高档,成本会稍高一点。”李先生认为,市民要想买得实惠,不用在乎包装的大小,一般情况下购买促销商品最实惠。部分商家利用了量大更实惠的惯性思维误导消费者,使其购买利润更高的大包装产品,因此市民在超市购物时最好算算细账。
在超市购物,为图实惠,很多市民会选择大包装。但有些细心的市民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大包装商品都比小包装实惠。业内人士介绍,促销时常出现小包装产品比大包装划算的情况,此外,大包装产品的包装材质以及设计成本稍高,也会最终反映到商品价格上。
4袋优惠装不如单买4袋实惠
“怎么大包装商品反而不如小包装实惠?这算不算欺诈?”细心市民王女士昨天向女报反映,她在超市购买的500ml装的立白洗衣液,标签上标注的原价为8元,促销价为每袋7.2元。该品牌还有优惠装,一大包4小袋,售价33.8元。单买4小袋洗衣液反而比买优惠装便宜5元。王女士说:“这是不是一种价格欺诈?我询问促销人员,她说是因为小包装促销所致。其实,就是按照原价销售,单独买4小袋也比优惠装省1.8元。”
经历此事后,王女士再购买大包装时就留了个心眼,常将大包装商品换算成单个商品比较一下价格。她发现,超市里不止一种大包装商品不实惠,妈咪宝贝纸尿裤,34片装的原价40元,促销价38.9元,促销后每片1.14元,而同等规格的66片装价格为85元,相当于每片1.29元。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促销商品中,原价商品也有此现象。王女士发现,一包150克的洽洽原味香瓜子,售价5.9元,平均1克0.039元,而200克包装的售价则为8元,1克0.04元。
多数市民没发觉买大包装吃亏
只有极个别消费者知道有这种情况存在,并在购买的时候略加注意。记者在超市内随机采访了一些消费者,很多市民并未意识到大包装商品不实惠。市民安女士说:“家里常用的商品我都买大包装,因为大包装的实惠啊,只要不是保质期太短的,我都买大包装的。”“大包装的更划算一些。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一年到头都会用到,所以都会买大包装的。”市民张女士正在乐购超市挑选抽纸,经女报记者提醒后,她比较了正打算买的抽纸的价格。该超市独供的乐购抽纸,200抽一包,促销价为4.8元,原价6元。3包装售价17.8元,约合5.93元一包。换算后,张女士很惊讶。“还真没注意过。虽然差的钱不多,但确实是没想到大包装的比小包装的贵。”
也有市民对此表示理解。市民李先生认为,大包装的商品在包装上成本更高,售价高一点可以接受。“其实这也是一种习惯问题,在心里就觉得大包装的商品划算,用起来也方便,而且买东西的时候,一般不会有人去计算商品的平均价格。”
包装材质会影响商品价格
记者在超市比较后发现,瓶装饮料、膨化食品、香皂、洗衣液等,都是容易出现大包装比小包装贵的商品。尤其是在厂家促销时,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为何大包装的产品更贵?某超市山东区域代理人杨先生说:“大部分商品大包装的会实惠,但不排除有例外的情况。”商品售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商品从厂家生产出来,厂家定一个价格,到了供货商那里,供货商在赚取一定利润的基础上加价后供给超市,超市再加上自身所需利润,定出零售价。“之所以会出现大包装没有小包装划算的情况,主要是小包装产品搞促销造成的。”
杨先生说,商品的加工工艺也会影响价格,比如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200抽的抽纸,纸张面积小的可能会比面积大的贵。除此之外,一些对保质期要求较高的商品更容易出现大包装更贵的问题。比如牛奶,快过期了,消费者不会成箱购买,超市便采用小包装促销的形式快速处理掉。
大包装便宜已被当做“常识”的思维惯性,反而使消费者陷入了“价格陷阱”。李先生是某品牌薯片的代理商,李先生说,薯片有时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