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仓库在厨房后面,10多平方米大的一个房间,除了储藏物品,还兼员工更衣室和餐厅,整体显得比较乱。厨房里从值班经理到普通员工,几乎人人都有偷吃的情况出现,而且偷吃时不乏直接使用专供顾客的汤碗。
备后、处理废物后等共9项需要重新洗手、消毒,使用一次性手套的要求。但是由于缺乏监督,规定难以落实到实处。
在车间,甜品出炉的频率很快。在黑糯米车间,每天要出50多盘、共300多斤。在双皮奶车间,每天的出货量更大。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会有技术员到处巡视,同时通过试吃刚出炉的产品来判断其质量。黑糯米在大盆里搅拌时,技术员会拿着铲子在黑糯米中翻来翻去地看,然后从工作服的口袋里掏出一把一次性塑料勺(与门店上供顾客使用的是同一种),直接在大盆里挖了半勺黑糯米尝尝,如果满意,就点点头,转身来到水龙头前将塑料勺用清水冲了冲,甩了甩,重新装回工作服的口袋里,去往下一个车间。直接入口的一次性塑料勺循环使用,中间过程没有经过消毒,只是简单地用水冲洗。
在记者将黑糯米分袋灌装时,会有员工放下手头的活走过来,拿过记者手中的铲子,挖起黑糯米就吃两口,吃完后将铲子扔进盆里,同时跟记者解释说:“早上没吃饭,饿了。”
满记甜品有自己独特的生产销售链。工厂按照门店的订单量,生产成品、半成品,然后运到门店后,经过加热、调配,就可以端上顾客的餐桌。不可否认,满记甜品所使用的原料,多是品牌产品,比如光明牛奶、雀巢奶油、罗拔臣鱼胶粉,以及国外进口的水果罐头,但是其中也有容易引起消费者顾虑的原料,比如转基因原料。
在车间储藏室的角落里,有几箱。箱体上注明是“大豆油,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有工人进到储藏室,打开箱子,拎出了4桶豆油放到拖车上,推进了车间。甜品加工过程中需要加豆油吗?该工人告诉记者,豆油是用来炸核桃仁的。在车间里,生核桃经过油炸后,会单独包装,运至门店。根据顾客需要,添加到甜品中。将核桃仁淋在双皮奶上,就是“核桃仁双皮奶”。记者的暗访揭开了真相,核桃仁双皮奶的原料,除了牛奶、白糖、鸡蛋,事实上还有蛋清液成品、奶油和醋。而且核桃仁也是经过转基因大豆油炸过的。如市民所料,其中确实有“猫腻”。“不管怎么说,用了一点也是用,应该标注出来,供消费者选择。”这是一位消费者的看法。
根据农业部2004年修订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虽然转基因大豆油并非满记甜品的直接产品,而是产品原料,但是按照规定,它同样应该标示出来以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