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联招聘高级顾问陈曦提醒,现在不少年轻人对职场有一种“光环”的想象,他们普遍不愿意等待,希望奖励来得越快越好。所以,公司管理层应该注意奖励的时效性,及时地认可和激励对年轻员工的敬业度提升很重要。另一方面,年轻人也要注意,公司制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较大改变,不能指望公司和同事给予太多帮助,关键在于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敬业的员工在任何公司都会受欢迎。
下的人自认敬业的比例为71.4%,3001~5000元为83.2%,5001~8000元为83.7%,8001~10000元为84.8%,10001~15000元为90.8%,15001~20000元为83.9%,20000元以上为81.8%。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昕指出,由于行业、地域、经营状况以及领导者领导风格和影响力不同,不同企业员工敬业度的差异很大。所有对自己评估的数据都会显示自我高估的倾向。只有当企业建立明确的规则规范,形成良好的评估机制,才可能真实反映出哪些员工做得好。
调查中,4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身边的同事敬业,33.1%的人感觉一般,19.9%的人直言身边同事不太敬业。
86.5%的人感觉员工敬业度对公司业绩影响大
山西太原一名公务员认为,员工的敬业度与用人机制有很大关系。一些人如果靠关系找到工作,往往会认为得来容易,也不会珍惜,更谈不上敬业了。在机关事业单位,如果一些人非常有能力和敬业,但一直得不到提拔重用,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在企业,人们更注重薪酬待遇,如果付出和回报相差太大,就会消极怠工或者跳槽。
调查显示,76.5%的人感觉自己所在的公司对于敬业的员工没有足够的奖励。
山东烟台一家国企员工孙启新觉得,有一个合理的薪酬基础才能谈敬业。现在不同行业收入差距偏大,“我的同学在一家上市公司,年薪20万元以上,我一年才不到5万元,一样辛苦工作,总觉得不平衡。还有的公司内部管理有问题,一些管理人员工资过高,有的高管还有副业。敬业首先要高管以身作则,才能上行下效。”
王相令认为,公司氛围对敬业度影响更大。他第一个工作单位是一家国企,“同事非常乐于助人,从不嫌我学历低,教了我很多计算机知识,当时每天上班都觉得动力十足。”后来他去了一家私企做业务主管,虽然工资很高,但公司基本都是老板说了算,员工的建议很难被采纳,让他觉得很没意思。
自己创业后,王相令看着公司里的年轻员工经常着急上火,“他们从不主动想问题,什么都要交待好了才去做。产品型号、摆放位置等也不用心记,总依赖电脑。他们缺少敬业精神,也许是因为家里条件好了,没有我们当初为了改善生活打拼的动力。”
“现在年轻员工对个人职业发展更看重,公司是否给他们施展的平台、是否提供在专业领域学习的机会等,都会影响他们的敬业度。”腾讯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宋圆缘介绍,腾讯很多工作都实行项目制,几个同事从策划讨论到执行推进都参与其中,整个过程中专业技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公司在生活上也给员工很多关怀,比如买房无息贷款、通勤班车、员工食堂、员工生日会等,这对提升员工敬业度也很有帮助。她曾在一家国企工作,相比来说,无论做什么事流程都特别长,领导对大事小事的关心程度非常高,年轻人更多是去做一些琐碎的小事,成就感不高,也就导致敬业度较低。
员工不敬业的原因有哪些?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奖惩机制起不到作用(70.4%),薪水太少(64.6%),晋升机会少(54.4%)。其他原因还包括:工作职责不明(52.8%),与上司关系不好(29.9%),急于求成(14.4%),家里有钱不想打拼(11.6%)等。
刘昕认为,员工敬业度低主要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对绩效的影响。他们往往不积极、不努力、不负责任,更容易出现工作懈担在团队层面,往往合作性差、对团队工作结果不愿意承担责任、团队成员相互推诿扯皮等。在组织层面,很可能导致企业在利润、客户服务、创新等诸多方面出现问题。二是对员工离职率的影响。敬业度低的员工一旦能找到更为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