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流行售卖“回家看父母” 最贵一天1350元

http://www.e23.cn2013-07-10广州日报

    摘  要: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7月1日施行后近10天内,多个网店面向那些既做不到“常回家看看”,又怕被“以法治孝”的异乡人,陆续推出“代看望老人”系列服务:“10分钟8元、1小时20元,交通、通讯、购物费另计。”

  林阿姨的孩子虽都在广州,但极少有空来看望她,这次小林的造访令她放弃了午休时间,直到记者离开都沉浸在快乐中。

  营销手法:网店打孝心牌“搭车营销”

  “我们家是开花店的,有另外的一个网店。”一家代看望老人的网店店主告诉记者,为了提高人气,他也学着别的店主挂出消息,“一边网上开花店卖花,一边抽空在周边代照顾一下老人赚点零用钱”。

  “根据客户需求,只要是合理的,我们都会做。”福州一家出售剩余时间的店铺里,店主虽然未在宝贝名称上标出“代看望老人”服务,但他也愿意接这类业务,一般每小时25元。

  “亲,我们店还有××(品牌)蛋白质粉,可以增强老年人免疫力的,如果买两罐以上还可以优惠哦……”记者在与一家代看望老人的网店店主“谈妥”了价格之后,对方提出此“搭售”服务。记者随后发现,6位客服中就有4位在与记者“议价”时巧妙地搭售鲜花、老年人营养品、保健品,而其价格普遍比单卖产品的网店贵20%左右。

  父母反应:反感如此“孝心”

  如果孩子迫于工作忙碌上淘宝购买探望服务,父母们愿意吗?方先生表示,与其“买人”来探望我还不如发条短信或者打个电话更好。购买的服务总是千篇一律,怎么比得上亲人间的贴心呢?

  陈女士对此比较反感,“探望是为了联系亲情。如果可以‘购买探望’,那也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了。”她说,如果孩子有空上淘宝买服务,还不如把时间花在与父母网络视频聊天上。(林静、方晴)

  网友反应:零成交居多网友不买账

  “代看望父母、老人”这一新兴服务虽然热炒,但问者多、买者少。一家生意红火的网店面市10天成交仅4件,其他的网店多数也是0成交。一位名为“桃红竟是一年春”的网友叹道:“简直是乱扯淡。”

  昨天,有市民表示,这种把亲情商品化的方式不可取,不是老年人想要的,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作为子女,我是不会选用这种方式去关心父母的,这更多的还是商家的炒作,满足不了老年人真正的情感需要”,年轻人还是要多投入一些情感,从生活细节上亲自关心父母的需求。

  也有市民提出,目前全社会正面临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的问题,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公共养老服务,“代看望老人”由政府埋单。但社会学与人口学专家郑梓桢教授称:“政府为老人普遍购买社工服务不现实。”不过,郑梓桢教授也提到,政府可以为孝心子女提供方便,比如,可以通过为其增加收入、减免税收房租等方式鼓励敬老、爱老、养老的善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颜甲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